比导演“甩锅”更值得讨论的事

曾索狄
上映前被“交口称赞”,上映后却口碑坍塌,官方微博反问观众“这是烂片吗”,随后人气主演被质疑热度下滑,连导演的回应也引发一系列关于“甩锅演员”的口水战……尽管成败已有定论,但《上海堡垒》引发的讨论却是十分有趣,你几乎很难再找到一部作品能这样集大成式地展示影视圈、评论界和观众之间的隔阂。

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隔阂,原本不难理解。一方面,无论是IP作者,还是导演、编剧、演员,主创们多少都有点“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思,他们对作品投以怜爱,难免越看越顺眼,市场环境的诡谲难测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明明有那么多更加平平无奇的作品获得了成功,谁说我的作品就不行呢?

另一方面,随着知名度渐长,主创得到的保护和偏袒越来越多,但凡有作品,工作团队、圈中好友送上的大都是“彩虹屁”,怎么好怎么夸;即便是遭遇滑铁卢后不得不反思,主创得到的也是“路遥且长”“加油”之类的温柔安慰。

但要将问题全都归咎于影视圈的自我催眠和自我保护,却又有失偏颇。很多时候,一些迷惑主创的声音,恰恰来自于作品受众本身。

他们中,有爱屋及乌的主演粉丝。从开拍之初的积极鼓励,到上映前的疯狂抢票,乃至口碑滑落后的主动控评,粉丝们时时刻刻在努力营造一种未映先火、上映必火的错觉。

他们中,有在点映场上热情鼓掌的观众。提前追星的优越感,与主创面对面的欣喜,最容易让人心生宽宥。无论多么糟糕的电影,你总能见到观众在见面会上积极发言,但很遗憾,说“我看哭了好几次”也好,喊“这部作品太棒了”也罢,观众表达的不过是“我很激动”这一个意思。

他们中,当然也有进退两难的影评人。或是为五斗米折腰,或是被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情压力影响,许多本该专业的评论最终温柔大于犀利:不方便说作品质量,就拔高立意地聊题材和产业,大张旗鼓地渲染场面和特效,最不济还能卖卖悬念,寄语演员给出惊喜表现。

从这个角度说,比起被自媒体挖坑陷入“甩锅”争议,创作者更值得反思的,还在于未来如何真正接触并理解各方评价,如何冷静审视作品。否则,正如童话故事所说,在被小孩子戳破了“秘密”之后,也会有皇帝选择以更加得意的神气,穿着“新装”完成自己盛大的典礼。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曾索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