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50条”来了 !专家解读:临港财税政策已对标一流开放水平!

今天,上海发布《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50条政策措施聚焦管理权限、专业人才、财税金融、规划土地、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目标是将新片区打造成“要素资源最集聚、体制功能最完善、市场主体最活跃”的经济增长极。

临港财税政策对标一流开放水平

从今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发布以来,临港行政服务中心就接到了大量企业的咨询,重点就是财税优惠政策,这正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50条政策措施里有8条聚焦财税、金融政策,并且明确五年内新片区产生的地方收入全部用于新片区。

《若干意见》提出,建立新片区专项发展资金,5年总计出资不少于1000亿元;实施税收支持,对新片区内符合条件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生产、设计和软件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予以享受“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在新片区工作的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部分给予补贴。对境外进入物理围网区域内的货物、物理围网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和服务,实行特殊的税收政策。扩大新片区服务出口增值税政策适用范围,研究适应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新片区税收政策。在不导致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前提下,探索试点自由贸易账户的税收政策安排。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新片区产生的所有地方收入,全部用于新片区建设,5年1000亿的资金相当可观,将使临港建设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临港实行了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最低可以达到15%,这是目前国内最高级别的税收优惠,对标了国内一流的开放水平,也与国际水平保持一致。”陈波说,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是25%,尽管国家对一些类别的企业给予15%的优惠税率,但是企业享受优惠税率是有门槛标准的,并且要符合相关程序要求。而此次临港的税收优惠门槛明显降低,有助于创新企业的发展。

从政策来看,临港离岸业务的探索也正在进行中,临港应对标新加坡的模式。针对离岸业务,新加坡零关税,资金进出全部自由化,利润的所得税低至3%,远远低于15%的水平。而香港离岸业务的所得税税率只有2%不到。这对于吸引总部经济相当有利,由于企业总部涉及资金进出,需要完善的自由贸易账户,而利润转移又涉及税收,所以探索试点自由贸易账户的税收政策安排很重要。

新片区12条新政吸引国内外人才

50条政策措施中有12条聚焦人才,国内、国际人才政策各6条,凸显了临港新片区“求贤若渴”的姿态。

《若干意见》明确,将优化新片区人才直接落户政策,赋予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推荐权、新片区特殊人才直接申报权、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审批权。对新片区内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单位录用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直接落户打分时加3分;缩短新片区“居转户”年限,对符合一定工作年限并承诺落户后继续在新片区工作2年以上的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对符合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的用人单位的核心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

对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在新片区工作并居住的,给予专项加分,每满1年积2分,满3年后开始计入总积分,最高分值为20分。

在吸引外籍人才方面,和过去不同,此次《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在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外籍毕业生,可直接在新片区工作。上海高校优秀外籍毕业生,可直接在新片区工作。在新片区工作的入外籍留学人员可直接办理长期(最高有效期10年)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

陈波表示,临港专项发展资金或将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吸引外籍高级人才,使他们的个人所得税实缴税率与国际水平近似。

50条措施提了大量人才政策、住房、医疗政策,这是上海能够实实在在解决的问题,能够切实地保持临港的可持续吸引力,把人才引进、留下来,并且来往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临港明确提出了产城融合,陈波表示,由于临港离市区比较远,因此发展一个新的城市很重要。临港未来在现代服务业的领域,将有很大的突破,居民生活条件将有大幅提高,配套的轨道交通布局、住房政策等都有利于临港发展,使其成交交通枢纽,拥有完整配套的城市。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林劲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