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退休

子不语

1978年,日本纪录片大师牛山纯一,来到上海张家宅地区,拍摄了一部叫做《上海新风》纪录片。这是为数不多的外国导演镜头下中国改革开放前夕的影像。去年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候,我的同事特地采写了一组“寻找张家宅”的报道,昔日张家宅的影像里,有一个颇为令她印象深刻的镜头:

“在工厂里干到退休是工人们引以为豪的事情。在上海音像资料馆珍藏的这部《上海新风》纪录片里,上海市棉纺第122厂的6位退休工人集体戴上了大红花,由单位工人进行欢送后,再一起坐上单位的卡车,卡车上插着鲜艳的国旗,开车的司机会将退休工人一位一位送到家里,工厂安排人一路敲锣打鼓宣布这6位工人的退休,卡车外的人们则欢呼着,就像新年一样热闹。”她在后来的稿件中记述道。

这位同事是个95后的年轻人,大抵没有机会亲眼见识到这样的场面。但我记得我小时候还能听到街道上的锣鼓声,只是这样的记忆也已经十分淡漠了。记忆比较深的只有我爷爷那张“光荣退休”的大证书,裱在镜框里一直在墙上悬挂到他去世。

那是一个以单位作为社会基本组织形式的年代,一个人自从踏上工作岗位,这一辈子就与单位紧紧维系在一起,人员流动极少,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到了退休的年纪,这样一场仪式,对于个人而言,是对这几十年来自己价值和贡献的圆满肯定;对于单位而言,也是显示企业大家庭温暖的良好时机。曲终人不散,单位的功劳簿上,无论到何时都会有你的一笔。

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化气氛的越来越浓郁,这种看上去有些不合时宜的仪式,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再往后,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日趋频繁,一个部门里的搭档甚至一年里要换好几茬。从企业到员工,对于同事的离去,都已经习以为常,无论是离职,抑或是退休。于是在许多企业里,大多数退休的员工,只是静静地在人事部门办完手续,默默地收拾台面离开办公室,顶多也是与三五好友小酌一番,算是给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交代。

马云老师可能是对过去充满怀念的一个人,所以即便他不是真正的退休,但阿里集团的交接班,仍然被搞成了全网皆知的一场仪式。从周日开始,马云“退休”的话题就开始爬上热搜榜,无数社交媒体开始敲锣打鼓地重复着他从湖畔花园的十八罗汉一直到站上中国企业家金字塔顶的光辉岁月,线上线下的人们则欢呼着,就像过新年一样热闹。

他也确实当得上这样的待遇,他和阿里集团在这些年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阿里集团退下来,当得上“光荣”二字,他是一位值得后人学习的企业家。

但是否没有马云这样的名望与贡献,退休就当不上一场纪念仪式了呢?无论是谁,不管知名还是无名,不管是在商场上叱咤风云,还是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当他为了自己,为了家庭,同样也是为了企业和社会,一直工作到退休,都应该值得被纪念一次。哪怕仪式再小,只是一次鼓掌,或者是一束鲜花,都是企业对于个人的最后一次致谢,都是个人对于这一段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释怀。

无论个人的职业梦想有没有实现,雄心得展还是壮志未酬,其实到了退休的年纪,都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可能最令人感到温暖的,就是这样一声“人走了,茶不会凉,常回来坐坐”的招呼。

对于上了年纪,面临退休的员工来讲,这可能是企业最人性化和关注个体的表达。

当然,道理是这样讲,我也知道可能对于今天讲的这个问题,许多年轻人会不屑一顾。对于他们来说,退休还过于遥远,或者说,退休能否有一个足够体面的离开,是一个奢侈到不想探讨的问题?

不知道阿里其他员工退休时会是什么待遇,不过想来阿里只有二十岁,员工结构也普遍年轻,真正到退休年龄走的不会有几个。倒是阿里刚刚上市的时候,从1996年就跟随马云的孙彤宇、李琪被强制从阿里“退休”,至今仍令人错愕,以至于后来孙彤宇作为“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之一出现时,“复仇”这样的字眼就反复见诸各种文章。而在腾讯,腾讯五虎中的张志东、曾李青、陈一丹,从腾讯“退休”时或多或少都带有不甘。其他耳熟能详的互联网独角兽,年纪更轻,流动更大,职场上的拼杀没有最残酷,只有更残酷。

“我先退休还是企业会先消失?我人到中年的时候,还能不能适应这样的工作节奏,还能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我究竟会在什么样的企业退休?还是我在四五十岁的时候就会退休?那时候的退休,是因为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还是迫于一份不甘与不愿?

“也许我更想要敲锣打鼓宣布自己创业拿到了投资,也许我更希望敲的锣,是纽交所的那面铜锣。”

我只是想说,不管怀有什么样的理想,不管拥有怎么样奋斗经历的人,不管你还会继续工作多少年,终有一天,当你准备好结束你的职业生涯时,都希望能收到一次鼓掌,一束鲜花。只要努力过,都是光荣的。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