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派你很熟了,程派的看过吗?李佩泓陈少云《穆桂英挂帅》十月在大剧院等你

10月3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上海戏剧学院制作出品的京剧《穆桂英挂帅》将于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

本剧由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演出,古凡机构旗下上海好乐文化传媒独家营销,已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曾担任艺术顾问,京剧名家李佩泓、陈少云领衔主演。

一键了解京剧《穆桂英挂帅》

故事梗概

该剧主要讲述西夏侵宋,佘太君虽已辞朝,但仍关心国事,派遣曾孙杨文广、曾孙女杨金花往汴梁探听动静。当时,兵部尚书王强保荐己子王伦为帅,想乘机窃取兵权;寇准保荐杨家将,并献策在校场比武夺帅。

王伦连胜数人,文广姐弟闯入校场,与王比武,刀劈王伦。宋王知系杨家后代,命二人携印归家,请穆桂英挂帅,桂英因宋王刻薄寡恩,不愿再为朝廷出力,反责文广不该夺印。佘太君劝她以御外侮为重,桂英乃挂帅出征。

年过半百的穆桂英解甲归田后仍心系天下,再次领兵出征的故事,彰显了穆桂英深明大义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

2019上戏携名家创排全新版本献礼国庆

在京剧发展的历史上,一出经典剧目,由不同流派去演绎,就会有不同的艺术色彩。

1959年,《穆桂英挂帅》被移植、改编成京剧,由梅兰芳主演,作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大剧,推动了京剧梅派艺术的发展。

2009年,在上海市领导的大力关心推动下,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的支持下,梅派《穆桂英挂帅》改编成程派,以程派的艺术特色呈现穆桂英的舞台形象,再获成功。

2019年,京剧《穆桂英挂帅》再次创排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是对优秀传统剧目的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的有益探索,为突出上海文化特色与时代感、本次创排新编程派京剧《穆桂英挂帅》,在原有剧本基础上,再次对剧本的内容、结构与原有唱词和对白进行调整与增补;部分音乐、唱腔进行了重新创作;全剧音乐、唱腔进行管弦乐的配器包装;表演以及舞台呈现方式(灯光舞美、道具、服装等)做了创新与提升。

该剧作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也是上戏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文化自觉为上海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该剧由著名京剧程派演员李佩泓、著名麒派老生演员陈少云等京剧名家和上海青年京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同台演出,聘请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乃林担任作曲,汇集了各方创作和表演人才,可谓是名家荟萃,阵容强大。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也是李佩泓人才引进到上海,并担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以来重新编排演出的一出大戏。此次排练演出通过名家带教,师生同台,“传戏育人”带动青年人才的培养,促进戏曲教育教学。

因此,该剧所有主要角色都配有本院青年教师和学生担任B组,并重点排演青春版《穆桂英挂帅》,薪火相传,给学生锻炼的舞台与平台,通过优化组合的两代演员的演出实践,使这出戏得到更好的传承,使青年演员在与名家同台演出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并提高技艺。

■日前,京剧《穆桂英挂帅》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新闻发布会,上海戏剧学院领导、主创人员、部分专家 、老师和同行参加了发布会,黄昌勇、李佩泓、陈少云、白云明、杨乃林、翁思再、田丰、毛时安、沈伟民、徐幸捷、陈卫伯、钱立悉数到场。

这一版《穆桂英挂帅》看点全在这里了👇

看点1:家国情怀

■《穆桂英挂帅》的爱国故事不断被各种艺术作品演绎

这一版京剧中,穆桂英起先痛感朝廷轻信奸臣谗言,有负杨家,因此不愿再为其效力。然而她最终克服自我,服从大局,答应挂帅领兵。

她在《释怀捧印》一场里唱道:

“锦绣河山决不让”

“舍死忘生捍家邦”

该剧歌颂了杨家将“一门忠良、为国分忧”的情怀,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原剧有八场戏,这次进行了归并,紧缩为四场,更加简练和紧凑。

看点2:梅派改程派

当年梅兰芳以梅派风格来塑造穆桂英的英雄形象,明朗大方。

此番改为程派,在不失端庄大器的同时,尤其在刻画穆桂英“二十年抛甲胄”饱尝委屈的心理时,幽咽悲鸣,更显得鲜明和生动。

程派爱好者可以感受到,几段脍炙人口的梅腔,此番做了一些小小的调整,有的是把京音改成湖广音,有的是加强了起伏跌宕,均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一场“出征”的大段唱腔,梅派唱西皮,而此番程派改唱高拨子,焕然一新,更便于载歌载舞。

在京剧艺术中,同一个剧目的跨流派演出屡见不鲜。比如老戏《玉堂春》,就有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张君秋、赵燕侠等等的多种唱法和演法。

此番以程派风格塑造巾帼英雄穆桂英,既体现了京剧艺术的多样性,又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看点3:加强武戏

这一版加强了武戏。

原剧基本是一出文戏,而这次却增加了武戏段落。序幕拉开时舞台上出现的就是表现金兵入侵的群舞,刀光剑影。

在“出征”的桥段更有杨文广、杨金花分别以武生武旦行当表演,这些表演是“起霸”的舞蹈程式里化出来的。

十万大军的出征雄壮而激越,并有类如“全武行”的跟斗表演,精彩纷呈。

可以说,新版《穆桂英挂帅》就把一出文戏改成了文武兼备的戏。

看点4:李佩泓表演诸多突破

李佩泓扮演的穆桂英在表演上有许多突破。

在声腔方面由梅改程之后能够让观众更新听觉享受的内在原因,是她程派学得扎实。李佩泓先后拜王吟秋、李世济为师,得到程派真传。本剧新唱腔写得中规中矩,颇有新意,符合程派规律。熟悉程派唱腔的观众也一定听得出,这一个“穆桂英”里还有《锁麟囊》的旋律。

在表演方面,由于李佩泓有武旦的基础,这是当今其他程派所不具备的条件,因此在身段上更显硬朗的风骨。在第四场《誓师出征》里她扎靠的形象英姿勃发,光彩照人;大幅度的武技表演大气磅礴,游刃有余,使得穆桂英的形象更加丰满。

看点5:增加“寇准访问杨府”

本剧增加了寇准访问杨府的情节。

当年梅兰芳《穆桂英挂帅》里的寇准扮演者是李少春,呈现的是余派风格,此番寇准扮演者是陈少云,呈现的是麒派风格,重在表现角色的厚重和老辣,栩栩如生。

一些脍炙人口的麒派唱腔在本剧里获得新的生命。

本剧增加了一个男角色宋王,在《出征》一场里为穆桂英送行,唱一段西皮流水,也是原剧里没有的。

看点6:音乐与众不同

此番的音乐面貌有很大更新。

全剧以一个整建制的交响乐队同京剧乐队“三大件”以及打击乐合作,中西合璧,极大地增强了表现力。

序曲采取“主题歌”的形式。词曰:“阴阳乾坤无短长,巾帼不让须眉郎。石榴裙下跨战马,满门忠烈世无双。天下兴亡一肩扛,女儿似水又如钢。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

音乐上以程派唱腔结合现代歌曲作法,新意盎然。此歌由《梨花颂》的词曲作者翁思再和杨乃林创作,这也构成了本剧的一个尝试和观赏点。

看点7: 打造京剧舞台新审美

舞美的再创造,也是本剧的艺术信息量所在。全剧四场主戏加上序幕和谢幕,一共六堂景,一幅幅富有装饰性的画面,形态多样,色彩古雅,各有风光,令人眼前一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