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影厂走出的这位导演多才多艺,还给周总理剪影过

之前,周到君采访了家住明月新邨的余彤老先生,他在年轻时曾参与了《大闹天宫》的制作。

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万籁鸣导演正是在万航渡路上的美影厂里,制作出了这部动画片,让中国动画一战成名,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

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这部经典动画片成了几代人的美好回忆,而导演万籁鸣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被誉为中国动画之父。

■万籁鸣(图片来源:网络)

动画之父的创业路

万籁鸣(1900-1997)本名叫万嘉综,1900年1月18日出生在南京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万籁鸣从小喜欢绘画,凡人物、山水、花卉等古本,均临摹不倦,对梁楷、老莲、石涛、八大山人等大师的作品尤为钟情,探其精奥不懈。

1919年,万籁鸣函寄画稿投考上海商务印书馆,录取后成为了该馆美术部的美工。工作之余,万籁鸣利用馆藏的美术资料,饱览西方名作。同时,他还兼习画学理论,色彩技法等各种论著,丰富了绘画知识和技能,开拓了思路。

万籁鸣对油画、漫画、图案、雕塑,以及艺术剪影等创作技艺都很娴熟。万籁鸣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早在少年时,他曾设想:“画再好再美,可不会动,总是美中不足,若能使它动起来该多好。”

■万氏三兄弟,万籁鸣(中)、万古蟾(右)、万超尘(左)(图片来源:网络)

成年后,他决心要把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态的场景,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自从西方电影的输入中国后,动画卡通接踵而来,这正证实了他“画能动”的设想是可以实现的。受万籁鸣的影响,他的二弟古蟾、三弟超尘、四弟涤寰都攻读美术,毕业后都在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工作。

后来,“万氏兄弟”把兴趣转到电影上,他们在城隍庙里看马灯,到通俗教育馆看转筒画,一次又一次地把铜钱投进大世界的活动西洋镜箱,看卓别林的“滑稽舞”和美国早期卡通片。当他们得知电影是一格一格拍出来的画面时,便开始了自己的试验。

一个夏日的晚上,“万氏兄弟”挤在狭小闷热的亭子间里,在一本厚薄子的每一页的角上,一口气画了几十页猫捉老鼠的图画,故意把猫与鼠间的距离越画越近。画好之后,他们急速翻动簿子的页脚。

■《大闹天宫》海报(图片来源:豆瓣)

只见猫儿飞跑着去捉老鼠,老鼠也在拼命地奔逃。他们靠自己的钻研和追求,终于找到了这个秘密,从此打开了我国制作动画电影的大门。他们靠自力更生,于1926年在上海的亭子间里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部动画短片《纸人捣乱记》。

影片上映引起轰动,使得联华、大中华等影片公司纷纷委托“万氏兄弟”拍动画电影。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从此开始。1935年,他们成功摄制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

■《铁扇公主》海报(图片来源:豆瓣)

之后,上海新华电影公司邀请万氏兄弟筹拍以《西游记》为题材的中国神话《铁扇公主》长片,经过16个月的奋战,于1941年9月摄制完成。上映后,盛况空前,大可与轰动一时的美国迪斯尼的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媲美,为中国动画电影长了志气。

1964年《大闹天宫》横空出世,这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动画片,成了万籁鸣导演最杰出的代表作。到1984年,该片在44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创造了中国美术片输出的最高纪录。“孙悟空”的动画形象名扬世界各国。

动画大师也爱剪纸

万籁鸣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他在剪纸、雕塑、木刻等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诣。上世纪20年代早期,他就雕塑过一尊孙中山先生半身像,有两尺多高,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八一三”事变后,万籁鸣与万古蟾转赴武汉,为中国电影制片厂绘制宣传抗日的动画短片。

当时,中共代表团武汉办事处的周恩来、邓颖超、田汉、阳翰笙等,多次到万氏兄弟单位慰问。一次,在杨林画苑的电影制片厂里,万籁鸣就在现场用十分娴熟的技巧给周恩来剪影。 后来,这帧剪影发表在《抗战日报》上。

■上世纪80年代,万籁鸣与钱家骏(右)合影

建国前,万籁鸣积极参加进步活动。他的家曾成为商务印书馆几个秘密会址中的一处。有一段时期,地下党领导人董亦湘就住在他家楼上。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曾说:“万籁鸣是大艺术家,也是老革命!”

1986年秋,影协上海分会、中国动画学会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为万氏四兄弟从事动画电影60周年举行庆祝会。中国影协主席夏衍、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于伶致函祝贺,漫画家张乐平将一幅《三毛贺四万》的漫画赠给万籁鸣,中国动画学会授予万籁鸣“特别荣誉证书”。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章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