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转身”:特色后街待放光芒

晨报记者 荀澄敏

福州路、汉口路、广东路、九江路、天津路、宁波路……如果从人民广场一路走到外滩,细细数来有多条路线可供选择。可对于初来上海的大多数游客而言,南京路步行街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步行街之一,南京路步行街年客流依然超过1.5亿人次,年销售额超过180亿。如果没有来过南京路步行街,就不能说来过上海,这似乎已成为众人的共识。

其实,南京路步行街并不孤单。周边诸多各具特色的街道,也在不同的历史时刻,闪耀着独特的后街光芒。五金一条街的北京东路,文化一条街的福州路,报业一条街的汉口路,美容美发一条街的广东路、美食一条街的云南中路……这些后街也一度聚集着大量的人气,很多老上海人也是在这些后街中寻到了喜欢这座城市的理由。

时代变迁,伴随着上海各大商业体的崛起,南京路步行街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而其身后的后街,也在岁月流逝中各自变换,光彩不似当年。20岁的南京路步行街期待着焕发新生,步行街的后街经济,未来可期。

游客多不去逛步行街后街

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就是这样一条耀眼的马路,人群川流不息,迎接八方来客。在全长1000余米的南京路步行街上,有着诸多毛细血管般的后街,仅仅是50米、100米、甚至是150米之隔,南京路步行街后街的沉寂与这条繁华商业街正在形成越来越明显的反差。

走在人流如潮的南京东路上,一不小心就在路口错过了贵州路、广西北路、山西南路……如果你站在这些马路与南京东路交叉的路口望去,就会发现这些马路似乎都有一个相似的面孔,窄窄的小马路上有几家零星的小吃店、有些老式里弄的居民区……

“我们第一次来上海,第一站就是来南京东路看一看!”来自宁夏的张小姐暑假里带着全家人来上海游玩,而张小姐的行程安排是傍晚在人民广场吃好晚饭,然后沿着南京路去外滩看夜景。“我们主要想感受一下步行街的气氛,再买点上海的土特产。”南京路步行街的后街旅游,对游客们而言显得非常陌生。来自天津的“80后”李先生来上海出差:“我习惯搜索各种旅游攻略,在南京路周边的旅游体验里,很多旅游网站上并没有着重介绍后街。”

其实,对很多游客而言,南京路步行街成了第一次来上海的必看景点。无论是从人民广场到外滩,还是从外滩到人民广场,大多数人都只会选择南京路这一条通道。如果走到南京路步行街后街上逛一逛,必然还要再绕回来,也许就会错过步行街上的风景,很多游客都表示在安排南京路步行街旅游行程的时候,最多只会排半天时间。

目前消费群体主要为附近白领

“其实,南京路步行街后街是一直都有特色的!”在黄浦区老城厢住了一辈子的朱老伯回忆说,“以前大家总是喜欢到福州路买书、买毛笔、买各种文化用品,然后在走到云南中路上吃点老字号美食,比如小绍兴的白斩鸡、排骨年糕等,还有喜欢美容美发的人都要到广东路上买染发膏、假发……”

只不过,这些昔日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80后”的白领陈利在来福士广场上班,南京路步行街的后街成了她的食堂。“步行街上游客太多,现在后街不少店铺纷纷改成小吃店。”于是,像陈利这样的白领们则成了在步行街后街消费的主力军。在陈利的记忆中,小时候父母总是带她双休日去步行街逛逛,“十几年前的步行街,一半是外地游客,一半是我们本地人,毕竟那时候逛街买东西的地方就那么几个,而步行街上几乎可以一站买全。”如今,陈利除了每天上班要路过步行街,此外几乎不会特别去步行街聚会、购物。

如果说,现在南京路步行街是属于游客的步行街,那么步行街的后街也许就是属于在附近上班的本地人。“有时候工作不顺利,或者想透口气,步行街后街人少,适合喝个饮料、发个呆。”不少在南京路附近上班的白领发现,六合路的改造非常适合休憩,加装了灯光的透明顶棚,如同撑起的彩色雨伞,还增添休闲座椅、艺术装饰和绿化,“要是这样有特色的后街改造能更多一点,也许就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打卡”。

期待未来成为“打卡胜地”

如果你第N次去纽约,每次都去第五大道的理由,或许是因为周边的众创空间、创意书店、咖啡店、酒吧、精品餐厅……如果你第N次去东京,每次都去银座的理由,或许是因为从银座一丁目到八丁目,三天三夜逛街都不带重样……无论你是上海市民,还是游客,如何让南京路步行街后街吸引人们来了又来呢?

“我还记得以前每次开学之前,全上海的小孩都要到福州路的上海书城来买几本辅导书。”“70后”的李女士回忆说:“现在我帮女儿买辅导书就是在网上买,很少会去实体书店。”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也许还都记得福州路上还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还有各种卖旧书的小店,“现在除了书城还在,福州路上的其他大小书店多数关门了,基本上没什么氛围了。”

步行街的后街真的没落了吗?在媒体从业人员马小姐看来也未必:“汉口路原本就是报业一条街,如今新开的申报馆咖啡店就非常有特色,《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而申报馆咖啡店就在《申报》的报社大楼。”马小姐说:“这样的历史交融感,让这里的咖啡喝起来更有文化!”其实,这家咖啡馆的菜单采用报纸式样、整个天花板都是欧式浮雕……这家“网红店”确实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不过马小姐认为,一家有特色的咖啡店缺乏整体带动一条街发展的能力,要是能在申报馆咖啡店周围,开一系列有文化、有历史的咖啡店,那么这里才能真正形成特色,从而吸引更多人气。

如今的游客个个都见多识广,如何让步行街后街成为他们真正想来、爱来的新“网红”打卡地,这似乎成了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不过换个思路来看,目前步行街的后街仍有很多“留白”想象的空间。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荀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