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数量突破6000只

李锐

受益于基金发行市场的持续回暖,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创新高。日前,来自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达到6038只,首次突破6000只大关,创下公募基金有史以来新高。与此同时,就在新基金全线发行之际,新基金分化也在逐步显现。

新基金数量大增

上述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也是2012年12月公募基金月度统计数据以来,时隔4年多,再次迎来份额及规模全线增长的单个月份。数据显示,股票、混合、货币、QDII四大类基金成为7月基金规模增长的主力军,资产规模环比增长均超过2%;其中,股票型基金增长势头最猛,环比增幅达到2.58%。

而这一点,也从9月份的新基金发行看出端倪。统计显示,截至9月24日,9月份已经超过85只新基金成立,募资额达到1400亿元,单只基金平均发行金额在15亿元以上。

对比前几月数据,9月份以来,基金募集资金总额和单只基金平均募资额均创出今年以来新高。数据显示,1至8月份,新成立基金的募资额分别为725亿元、113亿元、1204亿元、979亿元、874亿元、896亿元、755亿元、778亿元,而单只基金平均募资额最高为11.94亿元,最低为5.15亿元。

随着基金发行市场回暖,缩短发行周期的基金数量也出现猛增。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9月发布提前结束募集公告的基金数量至少有40只,而基金整体产品数量的增加也在情理之中。

ETF成为发行主力

毫无疑问,ETF基金是今年的市场热点,受到各大基金公司追捧,9月份当然也不例外。从月初的易方达上证50ETF、天弘创业板ETF,到主打科技主题的华夏5G通信ETF,该基金仅用一周多时间就“吸金”41.5亿元,再到近期成立的4只“巨无霸”央企创新驱动ETF,各类ETF遍地开花。

同样,采用摊余成本法的基金也受到青睐。9月24日成立的汇添富盛安39个月定开债基,首发规模78.3亿元,9月4日同期成立的民生加银聚鑫三年定开债基、华夏恒益18个月定开债基募集规模分别为95亿元、62.12亿元。基金招募说明书显示,上述3只基金在对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的估值上均是采用摊余成本法。

不过,ETF基金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就在ETF整体大涨之际,部分ETF也选择了清盘退出。日前,诺安中证500ETF发布清算报告,这是首只清盘的中证500指数ETF,也是今年第5只发布清算报告的A股ETF。与此同时,仍有25只ETF规模不足5000万元。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今年以来已有景顺长城180等权ETF、广发中证全指主要消费ETF、易方达深证成指ETF、诺安中证500ETF5只A股ETF发布清算报告。另有诺安上证新兴产业ETF在今年7月宣布进行清算,但尚未发布清算报告。

外资进军加剧竞争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外资的加紧布局进入,势必会进一步提升该行业的竞争。近日,富达国际亚洲(日本除外)及中东地区董事总经理何慧芬表示,由于政策时间表提前,他们的中国团队也加快工作进程,准备提早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据了解,在具体安排上,富达国际希望明年启动牌照申请工作,在拿下公募牌照后继续申请养老金业务资格。

今年5月,瑞银资管亚太区主管兼中国在岸业务主管殷雷表示,瑞银正在研究谋求公募牌照的计划,高度关注中国监管政策。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此前也传出消息,考虑申请中国公募基金牌照,以加强并扩大在中国内地的资管业务。另外,先锋领航中国区总裁去年也曾表示,希望获得全持股的公募牌照。

今年8月,摩根大通旗下摩根资管拍得上投摩根基金公司2%股权,将其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股权从49%增至51%。待相关监管的审批完成后,上投摩根基金有望成为首家外商绝对控股的公募基金。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