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有老伙伴 幸福在社区-嘉兴路街道扎实推进为老服务体系品牌化建设

□社区晨报记者 龙廷恺

随着手机铃声的响起,正在吃饭的嘉兴路街道“老伙伴”计划志愿者孙东娣马上放下了碗筷接起了手机,几句对话之后,她马上出门赶往已经98岁高龄的林伯伯家中。

原来林伯伯的老伴在家中摔倒了,林伯伯没有力气扶起她,于是就马上打电话给孙东娣求助,孙东娣赶到林伯伯家中帮助他把老伴扶起来。因为林伯伯的老伴患有痴呆,因此生活不能自理,而且情绪容易失控,于是孙东娣就留下来帮林伯伯一起为其如厕和擦洗,等到林伯伯的老伴安稳睡下后,孙东娣才离开。

这是孙东娣平时践行“老伙伴”计划,开展志愿者服务的一个片段,也是她长期为老人们默默奉献的一个缩影。

市民驿站里有个“孙阿姨”

在嘉兴路街道第一市民驿站,如果有人问起“哪一位是孙东娣?”,可能还会有居民摇头,但如果询问“孙阿姨在哪里?”那么几乎驿站里的每个人都会告诉你这位社区里的“热心人”此时的去处。

每天上午,孙东娣都会准时来到市民驿站,与工作人员们一起上班。作为一名驿站里的志愿者,她从早到晚都在为居民们服务着,协助体检的老师帮老人量血压;用自己的手机放新闻给老人听;与老人们进行“考一考”问答游戏;吃完水果后同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孙东娣每天都穿着志愿者制服在驿站陪伴着老人们,她不止一次地告诉老人们,市民驿站就是老人们的“第二个家”,她本人就是老人们的“家人”。志愿者制服便旧了,她也不愿意换新的,这件看似普通的衣服就像是她的一份责任,从穿上的第一天开始,就把责任担在了肩上。而居民们的每一句“孙阿姨”都是她心中的一份温暖、一份责任、一份动力,让她在市民驿站里和老人们一直在一起,成为他们口中的“孙阿姨”。

不关机的“老伙伴热线”

在嘉兴社区里不少老人们都把孙东娣的联系方式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部不会关机的“老伙伴热线”。孙东娣自从成为“老伙伴”计划志愿者以来,她就公开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不仅给自己结对的老人及其子女们,还给了不少需要帮助的老人们,让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找到她。

许阿姨是一位独居老人,孙东娣平时前去看望,经年累月彼此有了深厚的情感。后来许阿姨因病住院,孙东娣坚持在旁陪护了一个月,许阿姨回家后孙东娣嘱咐她有事就打电话,并且常常上门看望,帮助许阿姨调理好身体。之后许阿姨将要迁居外地,把自己心爱的一双鞋送给孙东娣留作纪念。如今孙东娣还精心保存着这双鞋,依依不舍地牵挂这段邻里情。而且两人还会时常通电话互致问候,“老伙伴热线”不仅是老人们的求助热线,更是孙东娣与他们的情感纽带。

孙东娣表示,自己的手机里保存着很多老人和他们子女的联系方式,这些就像是她成为“老伙伴”计划志愿者的初心一般,作为一名党员,既然决定了要服务好社区里的老人们就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去做。很多独居老人、孤老、纯老家庭都视志愿者为自己的“家人”,这让她感受到了深深的使命感,她肩负起的是照顾这些社区大家庭里老人们的责任。她不仅是老人们的好伙伴,在居民们眼中,她更是大家热心肠的好阿姨,守初心,担使命,身体力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榜样。

孙阿姨是楼组里的“大忙人”,居民们看到她来了,远远地就主动向她打招呼,亲切地称她“楼组长”——暴雨天,她帮助邻居收衣服、取快递;老人心爱的闹钟不转了,她帮老人弄清原委,放平电池,避免了老人摸黑跑冤枉路,花冤枉钱;看到老人推着助步器走不动,她会上前扶着他一路送到小区门口,目送他上了车才放心离开;80多岁的许先生,高温天,摔伤了,孙阿姨推他到医院理疗10多次;孙阿姨担心高龄老人外出买菜危险,她就主动帮老人买菜,贴心的她通过平时留意观察老人习惯在哪个摊位买,她就依然在哪里买;为了帮节俭的老人省钱,她反复比选价廉物美的菜品,还悉心保存了购物凭据供老人比对;邻里之间有矛盾,都会找孙阿姨协调。

体系建设推广“老伙伴”品牌

在嘉兴路街道,除了孙东娣之外,还有很多的“老伙伴”计划志愿者们在活跃着,她们为老人们开展服务,关心社区里的各种事务,热心助人为乐不计较得失。为了构建更加完善的“老伙伴”计划服务体系,建立一支梯队化的服务团队。嘉兴路街道在今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结合街道辖区内的养老服务需求、志愿者人员情况、软硬件设施等要素,筹备建立了“嘉友老伙伴工作室”以“嘉友老伙伴,幸福在社区”在社区为服务宗旨,以孙东娣为代表,在嘉兴社区组建一支有热情、有耐心、有担当、有能力的“四有”老伙伴志愿服务团队。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不断发展扩大团队规模,不断提升团队服务水平,不断深入服务社区内老人,将整个嘉兴社区打造成老人们和老伙伴的大家庭,将晚年的幸福生活带到老人们身边!

嘉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狄梁表示,街道在主题教育期间成立“嘉友老伙伴工作室”就是为了顺应社区里老人们对“老伙伴”计划更多更好的服务需求,孙东娣作为“老伙伴”计划志愿者中的代表,有能力也有意愿带领更多的志愿者们一起加入到这个服务计划中,让更多的志愿者成为“老伙伴”,让更多有需要的老人们拥有“老伙伴”。这正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街道在社区养老工作中所发现的新需求、新问题,也由此制定了新举措、新方法,真正地让“老伙伴”计划服务每个有需要的老人,让“嘉友老伙伴工作室”成为“老伙伴”计划更好开展服务的新动力!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龙廷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