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学记团 | 小记者经历“深海”奇遇,原来那里一派生机勃勃

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去年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下潜到南海海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西沙海区一千多米的深海底有一片深海园林——高大的竹珊瑚像树木,低矮的扇珊瑚和海绵之类像灌木,而贴在海底的海绵、苔藓虫相当于草本植物。而活动的章鱼、虾蟹、鱼类等,好比园林里的鸟兽。“原来黑暗的深海底,还隐藏着另一个生命世界。”

可是人类对深海的探索还刚刚起步,迄今为止,全世界有超过3000人问鼎珠峰,40余人进入太空,12人登月,而到达海底最深处的却只有4人。

10月26日,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来到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和海洋科学馆,借助馆内的展品和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温老师的讲解,小记者们经历了一次“深海”奇遇。

深海奇遇记 

晨报小记者  聂希原

(张江高科实验小学  二年级) 

我站在海边,一边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一边想:海面是平静的,那海底会是什么样的景色呢?突然,海面发出“哗哗”的声响,一个大块头从水里冒出来:“你好啊,我是蛟龙号深潜器,你想和我一块儿去探索深海吗?”

“当然!”于是,我走进了深潜器。

忽然,我感到一股强大的吸力,把我从海面吸了下去。

深潜器介绍道:“从海平面0米至水下200米是光照带。以前啊,由于技术的限制,人只能靠水肺下潜到水下100米左右的地方,所以深海的秘密无人知晓。”我透过机器窗口看见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小鱼在我们周围环绕着,翩翩起舞。

“那光照带除了有许多动物,还有植物吗?”我问。

“由于光照带是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区域。因此,这片海域有动物也有浮游植物,比如:大青鲨、蓝鲸、海藻等等。”深潜器回答道。“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光照带啊!”

我们正聊着,外面的光线逐渐变得昏暗。“这里的生物种类变少了。”我说。深潜器连忙解释说:“我们已经进入了水下200米至1000米深的弱光带,这里没有植物,动物身体上自带发光器官。”“快看!好神奇啊!形态各异的动物在水中正在举行盛大的灯光秀表演呢!真是奇异的弱光带啊!”

“欣赏完美丽的灯光秀,我们要进入水下1000米以下的黑暗带了。”话音刚落,突然窗外一片漆黑。顺着深潜器照射出来的灯光,我看见了海底的火山、各种各样深海的动物,巨型管蠕虫、巨蚌等。“黑暗带其实还挺热闹的,真是神秘的黑暗带啊!”

“咦!这是什么?难道是塑料袋?”我在深海的底部看一个白色的东西。“是的。现在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原油泄漏、全球环境变化,海洋动物生存的环境也日趋恶化。”深潜器哽咽地说。我也流下了眼泪。

“丁零零”,闹钟响了,我从睡梦中惊醒,这原来只是一个梦,但是我想:海洋是属于大家的,我们一定要保护海洋生物,保护地球环境。

记者点评:这场科普类参观活动,提供了很多的深海知识。知识可以如何讲述呢?可以把资料拿来就用,但会很枯燥;如果讲成一个小故事呢,那一定会生动得多。这位小记者动脑筋、有巧思,赋予深潜器以生命,将参观、采访得来的有关知识“编织”到睡梦中去,以一个个问题推动文章情节的展开,成为了一则有趣的科普童话,令人读来兴致盎然。最后,还提出了环保问题,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大海无涯  深水茫茫

晨报小记者  陆玮璘

(上海民办立达中学  六年级)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一规律已不再适用了。”随着一句醒目的标语,我们这一大群小记者带着满肚子的好奇走进了姿态万千的“海底世界”——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

“海洋覆盖了70%以上的地球表面。可是迄今为止,有超过3000人问鼎珠峰,40余人进入太空,12人登月,而到达海底最深处的却只有4人。”这一番数据令我不禁有些膛目结舌:全世界只有四个人下到海底最深处?讲解员哥哥看到我们一脸疑惑的表情,笑了笑说道:“没错!”

讲解员哥哥介绍说,在海洋里,深度不超过200米的地方是能照到阳光的,因此称为“光照层”;200米以下到1000米的地方是昏暗的“弱光层”;1000米以下的地方就是暗无天日之处了,那里均温2°-3°,更有甚者跌破零度!在这里,生命的绿洲完全不依赖于太阳而存在。因为没有光,深海的鱼儿很少能捕到猎物吃,大多数的鱼都体型较小,却有着一张与身体不成比例的大脑袋,还有一张大大的嘴吧,当然了,这是因为想要一次性尽可能多地捕到猎物。

“深海有一种鱼,头上顶着个小灯笼……”讲解员哥哥突然抛出一个问题。话音未落,大家纷纷抢答:“鮟鱇鱼。”“是!那请问,这种鱼一直吊着如此一个小灯笼,深海的大鱼岂不是很容易发现并去捕杀它们,该如何藏身呢?”这一下可把大家给问住了,我也思索着,不知如何回答。“把灯笼灭了不就行了吗?”终于有人打破了这短暂的沉默。可是,有些生物的光不是说灭就能灭的呀?这时,我身边的一个男生说:“把灯笼含在嘴里。”对啊!含在嘴里,光不就没了吗,我恍然大悟。

海洋世界均深3700米,95%的海水是一片黑暗,人类只揭开了这秘密的一个小角。大海有着无数的奥秘,深海更是神秘莫测,正可谓大海无涯,深水茫茫,广阔的海洋等着我们去探索!

记者点评:这篇文章的标题起得特别好,很有诗意。本文的第一稿有1000多字,有很多知识的介绍,资料感较强。经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后,小记者做了删减和修改。第二稿主题更加突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相互配合,营造了强烈的现场感。所以,写文章不要怕修改。再对这位优秀的小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文章段落间的逻辑性。老师觉得,第一段说到走进“海洋世界”,第二段接着来一些描写再接讲解老师对深海的介绍会更好,比如深海探索馆的特点就是黑暗,参观者一进入,就仿佛进入了黑暗的深海……原文的第二段则可以放到结尾处,来诠释人类对深海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大海无涯,深水茫茫。

 

一生只吃7天饭  就可活上上百年——探索深海里的“贝壳之王” 

晨报小记者  童馨

(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三年级) 

说到贝壳,你一定会想到海边度假时捡到的贝壳,或是平日餐桌上的贝类,它们都不大。我见过最大的贝壳就妈妈的巴掌那么大,所以当我在同济大学的海洋科学馆里,看到一个几乎和我一样大的贝壳时,我惊呆了。

这个巨大的贝壳叫“砗磲”。听老师介绍说,砗磲一共有1科2属9种类别,最大的重量可以达到300千克,是海洋中的“贝壳之王”,它不仅巨大非凡,而且有两个神奇的特性:一是陆上海底两个样。在海底,当砗磲张开硕大的贝壳时,里面五颜六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就像一个巨大的宝盒,等待人们去拾取。然而,当砗磲被捕捞上来,来到陆地后,就一下子换了模样。就像我在海洋科学馆里看到的,变成了白色,里面也变得灰灰的,其貌不扬。

砗磲的另一个特性是,一生大约只吃七天饭,但可以活上几百年,相当于人类的几倍。

砗磲具备这样神奇的特性,主要原因是它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小伙伴——虫黄藻,当砗磲吃完一辈子仅有的几天饭后,就会分泌出一些营养物质,吸引虫黄藻到它身上来安家,安家后的小伙伴则源源不断给砗磲提供营养,它们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共生关系,所以砗磲也就再也不用进食了;由于虫黄藻的家就在砗磲的外套膜上,借助膜内玻璃体聚光,因此在海洋光线的折射下,砗磲内部就呈现出五颜六色的美丽光彩。

除了砗磲之外,海洋科学馆里还展示了几个被海水压缩变小的泡沫杯。泡沫杯原本和我们平时喝水的纸杯一般大,可是因为受到海水的巨大压力,它们的高度和宽度都被压缩了一半还多,我觉得给“七个小矮人”用或许很合适。

深海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它的美丽和神秘,等待我们去发现。

记者点评:这位小记者对流水账坚决说“不”,选取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展品“精雕细琢”,这样的写法值得肯定。当天的参观,对砗磲的介绍并没有如此丰富,说明小记者回去在妈妈的帮助下,又查找了很多资料来丰富文章的内容,这也是很值得表扬的好习惯。本文的开头是老师修改的。我们对砗磲印象深刻,是因为它和我们平时见过的贝壳太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它的特点来。写展品,还是要先用文字呈现出展品,再做介绍。比如老师修改的倒数第二段,其实这几个纸杯很有信息量,可是没有图片,我们如何用文字来做介绍呢,那就要做类比。小记者年级还比较低,慢慢来,加油!

走!一起探索海洋的奥秘——记同济大学深海探索活动 

晨报小记者  张煜晨

(上海市浦东新区园西小学  三年级) 

你知道海洋是怎样形成的吗?你知道深海里有多少千奇百怪的生物吗?你知道蛟龙号能下潜多少米吗?如果你这些都不知道,不要紧,请跟着我一探究竟!

10月26日,我们晨报小记者带着一肚子的问题来到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这个馆门口就有些特别,大门居然不是大敞开的,两扇重重的门彷佛关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进入大门,光线立刻变得微弱,来自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的温老师介绍说,探索馆一共有“海洋纵览”、“深海探索”、“深海遨游”、“海底观测”和“阅读深海”五部分,每个部分都藏着很多海洋的奥秘。

他一边说着,一边推开第二重门。我们跟着进去,眼前立刻一片漆黑。大家纷纷叫了起来:“老师,是不是灯坏了?”温老师笑着解释:“不是,这是为了展现深海里的黑。”此刻,大家跟着忽明忽暗的灯光,仿佛真的“穿越”到深海里。

紧接着,一个巨型3D图片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上面是一只长相可怕的鱼,头顶竟然还有一盏小灯,黑色的肤色,恐怖的大嘴巴。温老师介绍说,这就是深海“赫赫有名”的深海蝰鱼,它们生活在1500多米深的水域。它头上的这盏灯是用来吸引小鱼小虾的,但如果被天敌发现,他就会立即把自己的灯放进嘴巴里。除此之外,深海里还有巨型管状蠕虫、大蛤、面条虫等等,都是我前所未闻的海洋珍奇生物,让我大开眼界。

让我惊叹的还不止这些。温老师还告诉了我们一个“天大的秘密”——关于海洋究竟是如何形成。原来海洋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一片火山群,岩浆爆发后升到半空,遇冷而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再升到天空形成了云,最后下雨。雨一下就是几千几万年,最终形成了海。

不过,人类进入深海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到现在为止,有3000多人登顶珠峰,400多人进入太空,12人登上月球,但是成功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至今只有4人。我们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目前科考目的下潜能力最深的载人潜水器,2012年刷新“中国深度”,下潜了7062米,创造了载人潜水器的新世界记录。

聪明的你,现在知道开头三个问题的答案了吗?

记者点评:本文结构完整,首段以一连串的问号开头,随后一一揭晓答案,做到首尾呼应;内容充实,信息量较大。说明这位小记者在参观中认真倾听和记录,这种学习习惯十分值得肯定。再来细说文章。参观文一定不要把整个过程逐一记录,那样会过于冗长,重点不突出。要做减法,减去不必要的过程叙述,留下突出主题的素材。比如原文的第二段:2019年10月26日,我们小记者团带着一肚子的问题来到了同济大学探寻深海的秘密。来到深海探索馆门口,一瞧见白色的外墙,整幢大楼看起来“平平无奇”,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馆里究竟会藏着什么“宝藏”?这时,一位很斯文的哥哥走了过来,笑着介绍自己,同济大学海洋学院的研究生……这幢大楼外墙的平淡无奇和主题没有多大关系,反而是它的大门关闭,里面光线微弱才和深海探索有关,所以老师做了修改。  

 

活动带教:张智丽

文字点评:张智丽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晨报学记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