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过雍正上班的路,也量过乾隆的书房,阎崇年细说大故宫600年风云

作为当今中国的第一“网红”地标,故宫将在明年迎来600岁生日。

而要了解故宫600年的风云变幻,最佳讲述者,当属阎崇年先生。

早在2004年,作为明清史专家,阎崇年就应央视《百家讲坛》之邀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成为《百家讲坛》走出收视低谷的转折点,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

他在讲稿基础上出版了《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开创了正说历史的风尚。

2006年,阎崇年二登《百家讲坛》,主讲“明亡清兴六十年”。

2008年,阎崇年三登《百家讲坛》,主讲“康熙大帝”。

2012年,阎崇年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大故宫”,系统地展示了从2010年开始启动“大故宫”项目以来的系列研究成果。

阎崇年在史学界首次提出“大故宫”这一概念,打开故宫外延,首次将颐和园、圆明园、北海、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明清皇陵、沈阳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都纳入故宫的研究体系,寻求解读历史的突破口。

□《大故宫》系列(阎崇年著)

2017年,阎崇年第五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御窑千年”。

在故宫即将迎来600岁生日之际,阎崇年应喜马拉雅之邀,前来上海录制音频节目“阎崇年:大故宫600年风云史”。

日前,阎崇年接受新闻晨报独家专访。

去过故宫上千次,已经是“老朋友”

Q新闻晨报:阎老师您是研究明清史的,故宫当然是一个跨不过去的地标。您在2010年开始启动“大故宫”这个研究项目,当时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A阎崇年:2010年上的这个“大故宫”项目,我想有我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社会原因就是我们国家兴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那么故宫又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大的宝库,社会特别需要了解故宫。还有一些电视剧,都提到故宫里头的事情,观众迫切希望回答故宫里头很多自己关心的事情。

我呢就长期生活在北京,我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到我已经是第四代了(阎崇年祖籍山东蓬莱)。我住家离故宫非常近。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就在故宫旁边,一街之隔。我们上体育课,曾在故宫前面的广场上。吃晚饭后出来散步,出了门口,旁边就是天安门,所以从小就对故宫有很深厚的感情。

(成年后)我又研究清史,明清史不分家,要研究清史必须了解明史,所以我当时研究清史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的,对故宫的来龙去脉就比较清楚。

特别是故宫的档案,这个是明清特别是清朝的一个文化宝藏,大量的第一手材料都在档案里头。有一段时间,比如寒暑假,我就每天都去,早上起来,赶在故宫开门之前就在门口候着,一开门赶紧进去。中午带着饭,那个时候带个窝头,他们那有点白开水,就着吃一点。一直到故宫关门,我们才出去。就在那儿看档案,也抄。一个暑假大概三四十天,除了礼拜天不开,礼拜六也去,寒假也是这样,连续几年这样。

后来我参与创建中国紫禁城学会,还担任副会长。这为我参观、考察、研究故宫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从1949年算起的话,到现在接触故宫已经70年了。从第一次还是小孩的时候我父亲带我去故宫,到现在,大概有1000次以上。可以说故宫的每个地方我基本上都去过,对故宫比一般人更熟悉,我故宫的朋友太多了。

乾隆的书房到底多大?书桌多“寒酸”?

Q新闻晨报:启动大故宫项目之后,您对故宫的研究方向或者精度,跟做明清史研究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吗?

A阎崇年: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更有针对性了。

你比如说我讲这三希堂(乾隆帝书房),三希堂过去多次讲过,但我又讲,比如三希堂很小,小到大家想象不到的那么小。但是总没有一个概念,怎么算很小,怎么算很大啊?我就要说一下它的面积。

三希堂面积多大,故宫有过一个说明,是9.6平方米,已经很小了。我觉得它还小,我说应该比这个还小。我说我要去量一量,我就约好了,带着卷尺进去。

故宫的院长陪着我,那时候是郑欣淼郑院长,后来是单霁翔院长,他们都陪过我。陪我带尺量,量完了以后,我说院长,您们的数字跟我量的不一样,我说我量的数字只有你们数据的一半。他说我们的数字当然是很准确的,我们俩就再一起量。

它就相当于一张双人床那么大,床前还有个空的地方,就相当于双人床的两倍。我一量,我说就是4.8个平方米。那他说外面这个面积呢?我说三希堂分里间和外间,里间是三希堂,外间是个厅堂,我们说房间多大,只算房间面积而不算厅堂面积,是吧?它这个房间就是4.8平方米,在“大故宫”中我就照着这个数字讲了。

完了屋子到底怎么摆设,从外边也看不太清楚。到底摆了多少东西,当时乾隆的原状,画怎么挂,文房四宝怎么摆?乾隆写字的那个桌子,书案,它是个炕桌,多长,多宽。堂堂的大清的一个皇帝,在上头写字,比如说,王羲之的书法,在上头题跋,就是用这么一张小桌。我测量过,乾隆书桌长70厘米、宽31厘米,高38厘米,比大老板那个10米以上的大班桌小多了。乾隆就坐床上,盘腿坐在那写,写书法、读唐诗、看字画,全是名人的字画,全是国宝,就在这么一个小的案子上展开看。

所以我就很有感慨,文物的价值、文化的价值,不在大小。我见过有的大班桌,13米半长。讲完了以后,很多人说:哎呀阎老师,我们很惭愧啊,我们桌子很大,但是对文化的贡献没有。

□三希堂方位图

 雍正为何不敢用他爸康熙的书房?

Q新闻晨报:所以就是开始研究故宫的细节问题了是吗?

A阎崇年:我讲“大故宫”,可以说通过细节,有目的地去解决问题,去找出某些问题的答案。

比如说(民间)编雍正皇帝的故事说,原来他爸爸是在乾清宫上班,他为什么不在乾清宫,却搬到养心殿上班呢?有的导游说,因为他爸爸被他害死了,喝了他给的人参汤,他爸爸就死了,所以他老是心里很惊惶。

这纯粹是一种臆想。那么雍正为什么(搬到养心殿上班),就没有解释。他自己也没说,清朝人也不敢解释,民国时候也没来得及解释。新中国成立到现在70年,在我之前也没人解释。

我提出一种解释。雍正这个人比较讲究实效,讲究办事效率,不是讲究排场。从乾清宫到乾清门上朝御门听政,距离200米,按规矩还不能坐轿子。

要是到冬天,北京冬天很冷,我经过冬天最低的温度是零下21 ℃。还下大雪,我遇到过大雪深到膝盖,我们上学的时候一个冬天不能上体育课,到春天雪化了才能上体育课。您想雍正早上起来,大概早上七点多钟,冬天八点钟上早朝,还是很早的,要走200多米,还可能有大风雪,也不是很安全。他搬到养心殿,就很近了。

可是一定要给听众和观众说,能近到什么程度?什么“很近”“比原来近多了”,那都比较笼统。我说那我去量一量,到底近到什么程度。我事先打了个电话,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我陪你吧,我们俩就去了。

去了进到养心殿里头,养心殿院里,前殿是办公的养心殿,后殿是寝宫,他在那儿住。后面寝宫到前殿办公这个殿,距离多少?有人说是10米多,那也很近了。我觉得没那么多,我就去量。量完了以后,我说单院长,我量了个数字,1米8,我的身高是1米7,那还多出10公分。他说那不可能,您怎么量的?我说不能按照墙算,得按养心殿的后门,跟寝殿的前门,两个门之间的距离。我们就量了量两个门之间的距离,就是1米8。

我说那我讲了,雍正皇帝出了他寝宫的前门,到他上班养心殿的后门,两个门之间距离1.8米。而且当中是个连廊,上面有个顶子,所以刮风也不怕,下雨也不怕,又很近。

我做这个事情没有别的意思,就说明雍正皇帝比较务实,所以他在这上班,不是为了什么他把他爸爸毒死的,不是这样。

□养心殿内景

乾隆帝的生母是满人还是汉人?

Q新闻晨报:您之前在《百家讲坛》讲过“清十二帝疑案”,也讲过“大故宫”,而且已经出过书。我看了下您这次在喜马拉雅开讲“大故宫600年风云史”的大纲,里面有大众非常感兴趣的比如顺治出家之谜、雍正继位之谜、乾隆生母之谜等等话题。那么听众还可以期待什么新的框架或者内容吗?

A阎崇年:这些问题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走到哪儿都有人问:顺治帝是出家了还是真的死了?孝庄太后是不是真的下嫁了?全国各地、海外也有人问,我去海外讲学也经常被问到。

所以这些问题,我在“大故宫”里说了一下,但是我的研究有不断的发展,所以这一次在喜马拉雅讲故宫600年风云史,同时还出一本书,书名就叫《故宫600年》。这些问题我还要回答,但是有新资料。比如说乾隆的生母是谁,过去我回答过,现在我又找了新的史料。

乾隆的妈妈姓钮祜禄氏,这是正史的记载。但有一份故宫档案的记载,说(乾隆生母)姓钱,为熹妃。那有人说了,钱氏、杨氏、佟氏,也有的是满洲人,不一定是汉人啊。我又查到了新材料。乾隆年间出了一本书,叫《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就专记八旗满洲人的姓氏,一共是1115个姓,没有姓钱的。那就说明这个钱氏,熹妃,是汉人。

现在呢是这样,原来好多档案都毁了,既然宣布他妈妈是钮祜禄氏,那么这个(真实)档案就不能存在了。但是,百密而有一疏啊,就有一份档案存在,说乾隆他妈妈是钱氏,为熹妃。在清代,被封为熹妃的只有一人,这位熹妃钱氏应当是乾隆的生母。

但有人说这是孤证,就一个证据,孤证是不能成立的。后来我又找到了个证据,当时人写的《永宪录》(【清】萧奭著)中记载的这个事情,跟这是一样子,(乾隆生母是钱氏)。

那这就有两个材料了。两个材料证明起来,感觉还是不够充分,我还在继续找。要能够有三个材料,就可以说是铁证如山了。

学问的研究,是一个不断进展、不断探讨的过程,我现在再讲,就比讲“大故宫”的时候又前进了一步。

□乾隆画像

雍正的高级审美是怎样练成的?

Q新闻晨报:像乾隆生母之谜这些,是在民间已经传了很多年的。我看到您的节目中有一节会讲到雍正和乾隆的审美观之比较,这是近年来被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所以我也想请您解读一下,为什么乾隆的审美跟他爸爸相比,显得这么不上档次?

A阎崇年:我之前讲过“御窑千年”,就讲关于御窑的瓷器。清朝御窑瓷器最好的就是康、雍、乾三朝,因为康熙之前,顺治刚在中原稳定政权,经济也还不行,文化呢满汉融合也就刚开始。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一个鼎盛时期,财力比较雄厚,文化积淀丰厚。

另外皇帝在位时间长,康熙是61年,雍正虽然13年,但他当皇子的时间长,他45岁才当上皇帝,就是说有文化储备和涵养。乾隆60年,当太上皇也接近4年。这三代加起来130多年,清朝达到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呢,我就去看瓷器,宫廷藏的,我也到景德镇去看过。康熙的瓷器我看了很多,雍正的、乾隆的,都看过,就比较。

清朝皇帝很有意思,他是先出一个样子,这个样子由皇宫里头做,叫官样,拿到景德镇,按照这个样子做。这个样子要经过皇帝亲自批的,他觉得行就行,他觉得不行就退回重新做。所以这个样子,审美观点,就反映这个皇帝的审美观念。

明朝皇帝不是这样,要什么瓷器、多少,按期交上来就得了,不高兴的退回再重新烧,不是先有一个反映皇帝意思的样子再烧。

这样,御窑瓷器就反映出康熙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淳朴。那个时候,因为清帝从关外刚进来时间不久,特别那时候国家的经济也不行。从努尔哈赤1583年起兵,到康熙1683年统一台湾,整整100年。这100年当中,中国的战争基本上没有断过。那么康熙22年(1683年)以后,中原的战争基本没有了,社会也安定下来,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但这个时候,康熙还是继承了原来这个关外的、比较朴素的艺术风格。

到雍正的时候,他有文化积累,他小时候就有严格的汉文化修养,经、史、子、集、书、画都有很高的修养,他自己写一手好毛笔字,也还能画几笔。所以雍正就在他爸爸的基础上,就又发展到雅致,高雅、精致。

那么到乾隆又变了。乾隆诗词歌赋都懂,自己也能画,毛笔字有人说他写得不好,我觉得也还算可以。但是乾隆的时候,整个国家由繁盛之后就开始往衰落转化,就过于浮夸。

乾隆自己也好大喜功,所以他的艺术风格就是繁缛。虽然很繁华,但就是画蛇添足,没有必要。他要显出他的所谓十全老人啊、十全武功啊、大清帝国呀,显出这么一个气派来。

所以就艺术本身来说,我认为一些搞陶瓷、搞美术的专家,大家都更欣赏雍正的雅致,高雅、精致。

□雍正御制瓷器

乾隆真的是“臭字”“臭诗篓子”吗?

Q新闻晨报:我接着您这种说法继续问一下,乾隆除了瓷器这方面的浮夸,他还很爱到处题字、题诗、题跋,但是水平就非常不招人喜欢,有说法认为乾隆的题跋甚至于原画有损,说他是臭诗篓子。在您看来,怎么比较公正客观地看待乾隆的文化水平或者文化追求?

A阎崇年:给书法和绘画作题跋,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文化传统。不是乾隆创造的,这宋朝都有,宋徽宗也有,对不对?这也是一种文化。当然也可能他破坏了画面更原始的美感,从文化原作来看,你给添枝加叶了,画蛇添足了。

但是他写了字,也是一种文化,代表一种流传。现在我们书画界鉴定真假,其中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看题跋,对不对?从这方面讲,他是有文化含义的。

至于乾隆的字,我觉得乾隆在写字上的确下了功夫的。你说他的字跟王羲之比,当然是不行了,是吧?王羲之,我们中国3000年的文化史,不就出了一个书圣吗?你说他的诗跟李白比,我们唐朝那么多的诗人,几万个诗人,不就出了一个李白、一个杜甫吗?

所以问题怎么看,我就想,我自己也写几个字,我也看乾隆写的字。我自己写字,因为我们一辈子也算个书生吧,开始写毛笔字,后来写钢笔字,后来又敲字了。我们的字跟古人比,就是不行。所以我觉得我们稍微虚心一点,谁要不服气,谁就写幅字比比。

还有乾隆的诗,乾隆作诗的天才,跟李白、杜甫、白居易,那都是没法比的。但是他作为一个帝王,每天都写诗,数十年如一日,就这一点,叫做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有人说乾隆的诗是别人写的,他不是首长讲话,让别人(帮忙)写。

故宫发现了几个大箱子,多少年没动,打开箱子一看,全是诗稿。这诗稿都是朱笔、也就是红笔写的,普通人不许用朱笔,大臣写的话一定是黑墨毛笔写,只有皇帝才用朱笔。假如说是大臣代理,那么乾隆重抄一遍,4万多首,你重抄一遍试试。

我觉得,有些诗是乾隆自己写的,有些诗通过大臣讨论润色,也不排除个别的大臣可以写一下,但是他自己重抄了。

乾隆是一个满洲人啊,回家说满语,他用汉语作诗词、研究对仗啊平仄啊,有些是先用满语打底稿。我们中国人用英文写篇文章,你要拿莎士比亚比,拿马克·吐温比,当然是不能比,西方世界里也是几百年才出少数几个那么优秀的作家。

所以我们要比较实事求是,用平静的心态来看待。我们学习历史,一定要看到哪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做了贡献,做了事情。学习这种精神,当然该批判也要批判。

□乾隆御制瓷器

历届故宫主人哪一位最牛?

Q新闻晨报:在历届故宫主人当中,从您个人的偏好来说,最喜欢或者最欣赏哪一位?

A阎崇年:我觉得是明朝永乐皇帝。虽然他的皇位是逆取的,但是从历史上来说,看他对国家、对民族做了什么贡献。永乐皇帝在皇宫里头,他当然有过帝王生活,曾享受过,也曾滥杀人,但他很多时间都是在战场上。

永乐皇帝的贡献,第一,就是把都城迁到北京。黄宗羲反对,说明朝亡就亡在迁都北京。我想因为当时明朝北方蒙古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几次蒙古军队打到北京城下,如果不是天子守国门,北方可能守不住,很有可能就出现划江为界的情况,国家就分裂了。这样天子守国门守住了,蒙古始终没有打下北京,保持国家统一的大局势,这是第一个贡献。

第二,就是郑和下西洋。这需要要大气魄、大手笔。这个在世界航海史上是一个创举,一直到今天,西方人还是赞叹不已。

第三,他派一个太监,叫亦失哈,派他到哪儿呢?到奴儿干,就是黑龙江的入海口,库页岛那儿。在那干嘛呢,设立了一个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省一级的军政机构,是军政合一的。那么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以南,一直到了现在辽宁省的开原、铁岭这个地区,叫奴儿干都司,完全纳入明朝的版图,可以派官、进贡、征税等。

第四,派太监侯显,“五使绝域”到西藏,西藏完全归于明朝版图。

第五,派陈诚等五往西域,到达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哈烈(今阿富汗),往返一次达三万五千余里,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文化交流。

这些个都是了不起的贡献。没有这个基础,也就没有后来清朝继承巩固的基础。

□永乐皇帝画像

如何看待清宫剧的“戏说”风?

Q新闻晨报:这些年来故宫的走红,跟清宫剧以及历史小说的走红有很大关系。阎老师您自己作为明清史专家,会看清宫剧吗?又怎么看待历史小说?会忍不住挑刺吗?

A阎崇年:清宫剧我基本不看,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搞历史的人,第一是求真,第二是求善,第三是求美。这个求真习惯了以后,对不真实的东西,内心产生一种抵触。那么艺术它要夸张,做戏剧的叫做编戏剧,编故事。我看的历史,不是编的故事,都是真实故事的记录。我真实的东西还看不过来,哪有功夫看这编的呢。

而且还有个特点,就是真实的故事往往比编的更生动,更真切,不是坐在屋子里面大家喝着茶、侃出一个故事来。

(关于历史小说)二月河先生和我是好朋友。有一次我跟二月河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做一个对话。我说比如说康熙擒鳌拜,您写了有40多万字,写得是很生动,我说正史的记载就是87个字。他说阎老师,我是根据历史事实来进行艺术创造。

艺术与学术是两个文化范畴,一个是艺术学,一个是历史学。电影、电视剧属于艺术类,它的历史人物当然可以进行艺术塑造,追求艺术真实,对不对?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他不塑造历史,而是追求历史真实,我就根据历史材料把这个人物的形象、事迹,比较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

这是两个不同学科,不能要求历史学家去把这人戏剧化了,也不能要求一个艺术家把艺术作品学术理论化。大家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历史贡献。我对这些历史方面的电视剧、戏剧、电影,我对他们也都很尊重。但是又毕竟不是一个学术领域,我对他们既尊重,但是我又坚守我这历史科学的本分。

作为史学家的治学规范是怎样的?

Q新闻晨报:史学界不时会涌现出某种风潮,迅速抓住大众的眼球,但是过一阵子可能又换了风向。阎老师您给自己规定的,或者您一直以来遵从的治学规范,大概是怎样的?

A阎崇年:这次在喜马拉雅讲故宫600年的历史故事,虽然是很通俗地讲,但是我第一遍是一个文字稿,文字稿都是很严肃的,重要内容都有出处。在这个稿子的基础上,我又做了一个通俗的稿子,内容还是严肃的,然后用通俗的语言给它呈现出来。这里头就牵扯到一个做学问的问题。

我自己做学问已经60年了,这60年可以说没有间断,一直在明清史的范围。我的治学规范,总结一下就是两点。第一,要说别人没有说过的道理。道理别人说过了你再说,没意思。什么叫创新?创新就是说别人没说过的道理。

第二,要用别人没有用过的史料。你说的道理要论证,论证的史料尽量要选别人从来没有见过、没有用过的。

当然要做到这两点,都是很不容易的,我是一直在这样追求,这样努力。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孙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