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写过代码的“程序员”却创造了中国通信界的佳话

晨报记者 张 益

创业,贵在坚持。11年前,34岁的谢虎怀揣10万元资金创立了上海欣诺通信公司,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走技术研发的道路会如此艰难。好在他坚持了下来,企业的研发团队从最初的不到10人,发展到如今的100多人;经营收入从最初的百万元上升到如今的两亿元;去年,欣诺更是被评为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欣诺通信,作为细分行业的发起人之一,成为国家“宽带中国”重大专项的承研单位,启动开发面向2025和5G承载的下一代超高速光网络系统。

从零开始的创业之路

2008年,34岁的谢虎正面临中年危机,他所在的公司刚刚倒闭,但已在通信行业摸爬滚打了八年的他毅然决然地准备创业。“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走贸易型企业,一条是走研发型企业。”在当时的环境下,走贸易路线是一个稳妥又便捷的途径。然而,爱折腾的谢虎却选择了走研发型企业的道路。

“知道这条路会很辛苦,但没想到会这么苦。”谢虎说。他邀请了之前公司的员工跟着他一起创业,但研发团队都留在了美国,愿意跟他创业的只有国内不到10人的售后服务人员。用谢虎的话来说,跟着他的这帮兄弟就是负责装空调的安装工,而他们要做的却是去开发空调,难度可想而知。

新创立的公司、初次踏入的领域,用“从零开始”四个字来形容欣诺当时的状态再适合不过。回忆起当初的窘境,公司监事、软件研发经理、最初欣诺创业团队中的万仁勇说:“一开始确实不太懂,等于从abcd开始学起,给我们培训的老师都说我们技术差。”但谢虎没有放弃,而是一直鼓励着当时的团队,给了大家很大的信心坚持下去。

正是坚守住了这份做科研的初心,团队研发出来的首个产品——应用于网安的接入网探针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也让欣诺完成了最初的资金原始积累。从2008年到现在,这支“售后团队”已成长为欣诺稳定的核心研发力量,且无一人离开,这也成为谢虎至今最引以为傲的一件事。

发展历程中的两次转型

“我没有画过一张结构图,也没有写过一串代码。”这是谢虎向别人介绍自己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此外,谢虎提及最多的就是转型。创业初期那几年,谢虎带领团队除了致力于接入网安全产品的开发外,也开始涉猎网络通信产品。顺应国内光进铜退的大趋势,欣诺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从铜线产品转向光网络产品的开发。正是由于过去四年的积累,欣诺的研发团队在这次技术大转型经受住了考验。

2012年初,欣诺OEO 6500波分复用系统顺利面世,公司经营逐渐步入了稳步增长的轨道。2012年欣诺的年销售额只有2000万元,到了2015年年销售额已达到7200万元,公司在快速成长中,但彼时的谢虎却深深担忧欣诺未来的发展之路。“这款产品虽然畅销,但光依靠这款产品,欣诺很难走向未来。如果要让公司拥有未来,就必须要有大的改变,原有的研发团队和产品结构已经不足以支撑欣诺未来的发展。”最终,谢虎决定面向未来,开发技术含量更高的100G OTN和下一代光接入网产品。

“在这个行业里,研发最是寂寞,有的人耐不住便转行了,谢总却一直在坚持。”首席技术官吴志远说,他刚来公司时,全部研发团队才不到20人,现在全公司230多人,有一半是研发人员,其中不乏清华、交大、复旦等著名高校的博士、硕士。公司每年都要投入销售收入的15%用于产品研发,仅去年便投入近3000万元研发费用。

走入欣诺大厦位于一楼的展示厅,可以看到一大面的“专利墙”,目前公司拥有授权专利54项,申请中的专利42项,包括3项国际专利。如今,在网络通信领域,欣诺已经是国内第四家,也是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唯一一家能够自研从100G+OTN传输网到FTTH全系列光网络产品的本土公司。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