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位唐代诗僧的影响力持久不衰?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寻觅寒山踪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这是唐代诗僧寒山的名句。

■寒山美术馆

日前,一个从寒山精神出发的大展——“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暨“杳杳寒山道”寒山文化论坛在苏州寒山美术馆举行。展览集合了9位艺术家,以当代视角聚焦寒山诗意。

寒山对于今天的艺术有什么意义?

由苏州高新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支持,寒山美术馆与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对“寒山”进行新形式的阐述,所探讨和展现的是对“寒山”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一次不同寻常的求索。

 

■展厅现场

“寒山对于今天的艺术有什么意义?”在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看来,首要是“提醒”:“艺术的精神性”听起来特别老套,但今天特别多的画家、书家等多流于空泛和虚假,而当代艺术几乎与其绝缘。

“千山万水间,中有一闲士。白日游青山,夜归岩下睡。倏尔过春秋,寂然无尘累。快哉何所依,静如秋江水。”这是高士明最喜欢的一首寒山诗。

他认为,寒山道是能够让我们重新通往艺术精神重建的道路。“只有重新做回那个山水世界中的人,才能于岁月遥永间探造化之幽秘,才能于山林丘壑间得窥寒山之路径。”

 

寒山文化的当代艺术阐述

本次展览策展人王岩说,“展览从寒山精神出发,集合了9位作品内涵与寒山精神契合的艺术家,由他们的作品管窥寒山诗意的当代形态。”

在展览序厅,以图式的形式梳理了“寒山的身份”“寒山主要的传绪脉络及影响谱系”,由此呈现出一个相对立体的寒山形象。

穿过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徐龙森水墨山水《大物》顶天立地,《云山苍苍》水润横亘,在美术馆高层空间内倾泻而下。旁边,是王公懿备受佳誉的《辋川图错综》,灵动恣意。

■徐龙森水墨山水《大物》、《云山苍苍》

王公懿的作品来自于她在修行途中随缘而化的任心之作,展现了她对古代文化精神的致敬,参展作品《辋川图错综》《寒林》与《高古·太华夜碧》等都反映出其创作意图与寒山精神观的契合。

■王公懿《辋川图错综》

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空间装置,是管怀宾作品的特性之一。本次展出的《流隙》以诗意化的情怀将物换星移的某种时刻唤醒。一块木板如桥般将观者引入《破晓》,桥下是一片“波光粼粼”,低头细看,原是满地碎水瓶内胆。

 

■管怀宾《破晓》展出现场

来自天台的艺术家梁绍基,他持续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本次参展的《云》是他携蚕丝弥满的镜子驱车去天台名胜琼台仙谷追云的记录。

■梁绍基自然系列 No.101《云镜》彩色喷墨打印 

高世强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山水行动”是中国美术学院发起的一个长期创作、研究的影像计划,其目的是将中国人的山水经验及其背后的世界观,活化在当代,分享给世界。

■高世强新媒体艺术《山水:云山六章》

据策展人王岩介绍,此次展出的《山水:云山六章》是山水系列的第二阶段大型影像装置作品,作品将自然的山水“移到”实验影像之上,体现了带有禅思的哲学情境。

 

■佟飙《无情对面是⼭河》

书法家陆衡所抄录的《寒山诗》,佟飚的山水符号和图式,严善錞的静适之境,以及曹晓阳所图绘“山水结构”的察万物、明心念等,都与今天所提及的寒山文化在很多层面上形成了呼应。

 

■曹晓阳《咫尺之间系列写生》纸本木炭

寒山及其精神的跨文化传播

寒山是唐代著名诗僧。历来对寒山的生平没有确定的结论,一般有“初唐时人”与“中唐时人”两种说法。

寒山经常在山林间题诗作偈,其诗通俗,蕴含人生哲理。后人辑成《寒山子诗集》3卷,《全唐诗》存诗312首。元代传入朝鲜、日本,后译成日、英、法文。 

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

■清代罗聘的《寒山拾得图》

从历代人们留下来的文集记载中,可以搜寻到寒山的影响。如宋代苏轼参照寒山诗体作《拟寒山诗八首》;黄庭坚甚至说自己“前身寒山子,后身黄鲁直”;王安石也曾作《拟寒山拾得二十首》;诗人陆游曾经校勘、辨误《寒山子诗集》;理学家朱熹因寒山诗刻字不清而倡议校刊、重刻以为流传。而到了清代,雍正帝胤祯又敕封寒山为“和圣”。寒山所代表的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是回归自我、回归原点的精神趣味,也正因为此,成就了其精神的连绵影响和持续传播。

事实上,寒山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文及精神传播上。其影响从唐代延至当今,由中国抵达海外(以日韩、欧洲、美国为主)。在国外的寒山诗及其文化意义甚至远超中国国内,且不断‘被经典化’。

寒山诗最先影响的域外国家是日本。早在北宋年间,日本僧人成寻从国清寺带回《寒山子诗帖》,寒山诗自此开始在日本流传开来。

20世纪50年代,寒山诗借由日本传到美国,引发“寒山热”。对以“垮掉的一代”、“嬉皮士”为代表的文化运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像寒山那样成群结队到山林旷野追寻自然乐趣,视寒山为“精神偶像”。同时,被称为“美国寒山”的盖瑞·斯耐德选译了24首寒山诗;杰克·凯鲁亚克在《达摩流浪者》中专门题写“献给寒山”。

 

■美国作家、汉学家比尔·波特

1983年,美国作家、汉学家比尔·波特翻译了《寒山诗集》在美国出版,36年内卖了1.8万本书,每年大约卖出500本,成为当代寒山精神文化的大力推行者。

此次比尔·波特专程前来参加“杳杳寒山道”寒山文化论坛。

■寒山文化论坛现场

此次论坛集结了来自于国内外范围内的一批有影响力的寒山研究学者,如比尔·波特、钟玲、查屏球、何善蒙、张文江、张勇、温波、胡正武等,从“寒山文化及其域外传播”“寒山与中国思想”等方面展开,为大众呈现出不同视角下的寒山文化解读。

比尔·波特在论坛上说道,在国内,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家喻户晓,而在国外,寒山才是”精神偶像”。他超尘绝俗的生活方式,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跨越了时间与空间。

 

 

“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

展览时间:2019年12月6日至2020年2月29日 (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寒山美术馆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