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竟然“复活”了 这些跨界的艺术创作竟都来自大学生之手

无论是乖张的艺术设计、还是精细的雕刻手艺,又或者是剧烈的视觉冲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大学生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今天,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新语新域·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展览将汇聚全国28所高等艺术院校117名学子的参展作品114件/组,种类覆盖了泥塑、木石雕、金属焊接、玻璃、数码制作、光学装置等各种材料和手段,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表现形态和人文关注。

“《新语新域.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令我高兴的看到,当代大学生正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与世界沟通、与未来对话,正在努力创造新的风格和新的空间;在大学生的公共艺术创作中,不断尝试新材料、新科技、新形式的同时,所呈现出的跨界、融合已经突破了传统雕塑的桎梏,公共艺术的创新语言和所涉及的场域正在不断的变化和行生中,可以发现大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更多的表现人文关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以及对人类末来命运的思考….. ”此次展览策展人余积勇如是说道。

现场展品中,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15级本科生翟书豪的作品《和弦》获得了参展作品一等奖。从小喜欢机械的他,在此次作品中,将机械活动运用到了雕塑当中,使原本静止的艺术品“活”了起来。翟书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作品是对自然界一些“很和谐、很美好”的形态变化,进行归纳与整理,提炼出一串和谐的数列,再以机械活动雕塑的展示形式呈现给公众一种“舒适”的感觉。

在展览现场,不少观众对其作品产生兴趣。更有一位来自上海的美术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位技工的高先生当场跟翟书豪探讨起其作品原理。

据介绍,“寻找未来的艺术大师”——《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自201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共收藏作品近300件,已有百余件作品树立在城市公共空间。

2019年,在祖国迎来70周年大庆的同时,《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也迎来了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为全国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展示的平台,全国最具创造性、先锋性以及实验性的艺术院校的师生们将他们的智慧集中于此,所有参展作品更是凸显青年大学生的艺术探索与思潮,注重作品工艺质量与艺术、学术价值,强调作品与环境的协调性以及作品和公众的互动性。青年大学生的艺术创作所呈现出来的可能性以及巨大潜能,预示着一个真正融入社会、融入生活的公共艺术时代的到来。

本届双年展由上海城市雕塑委员会专家谢林担任策展顾问,著名雕塑家余积勇担任策展人,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雕塑》主编孙振华担任学术主持,学术委员会汇集了当今业内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以及全国十大美术学院院长、雕塑系主任。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天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