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领略“老底子”的年俗,去上海历史博物馆看年画展

在接踵而来的元旦、寒假、春节,您是不是很想带娃去看一个很有中国传统年味的展览?这里就向您推荐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3月1日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承古萌新 瑞霭迎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年画展》。

说起年画,很多人都知道杨柳青、桃花坞以及老上海的月份牌,但您知道年画的起源吗?中国有多少种地方年画?您看到过中西合璧的城市年画吗?看到过青海、内蒙古和新疆的年画吗?看到过抗战年画和新中国年画吗?

上海历史博物馆的这个年画展上,不但为您揭示中国年画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还制作了多个年俗装置,如老宅门、老灶台、老烟纸店、锣鼓舞狮等等,让您一踏进展厅,就被浓浓的传统年味所裹挟,带娃领略“老底子”的年俗、年画,绝对会让娃过目难忘。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已有千余年历史,从未中断。它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革新于近现代。

旧年画中,有大量讨口彩的题材,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如一团和气、五子登科、麒麟送子等等,还有大量戏曲人物、神话传说、演义小说,几乎无所不包。

■清代《老鼠娶亲》

■清代《母儿满床欢》

■清代《采茶牛图》

各地年画品种繁多,风格多样,个性鲜明,堪称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杨柳青年画深受宋元院画的影响,注重写实,描绘细腻;桃花坞年画出自江南,追求重彩异色,呈江南富态;杨家埠年画产生于齐鲁大地,质朴简洁,憨厚纯净;绵竹年画深受巴蜀文化影响,人物逼真,造型夸张;上海旧校场年画实为中西文化交流、新旧技术更替以及消费群体趣味变化的产物。

进入20世纪以后,通俗易懂并且表现新城市生活的月份牌大受欢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抗战为题材的新年画,其内容激发军民斗志,又给予人民美好的希望。这种新年画形式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新年画赞美新中国、表现领袖与群众密切关系、展示人民崭新生活面貌,构成了一代人的深刻记忆。

■1950年代《好庄稼》

■1950年代《人畜两旺》

此次展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拿出馆藏年画精品87组,涵盖全国主要年画流派和典型作品。展览期间还将举行雕版印刷、猜灯谜等亲子活动,为市民送上一份传统年味大餐。

展览名称:承古萌新 瑞霭迎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年画展

展览日期:2019年12月27日—2020年3月1日

展览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东楼一楼特展厅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詹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