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范秀敏:教育“减负”,更应减去学生、家长、学校心理之“负”

1月17日,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场大会发言。

上海市政协委员范秀敏代表民进上海市委员会发言,发言题目是《破“减负”难题,做教育改革先行者》。

上海市政协委员范秀敏

根据2019年一所本市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抽样调查显示,68.14%的新生来自民办或名牌公办初中,初三时每周参加1个以上校外辅导班的占84.56%,3个以上占61.28%,5个以上占26.51%。

范秀敏表示,在高难度自招考、中考分流率超1/3的情况下,焦虑层层传导,公办减负冲民办、校内减负校外补,已成为大部分沪上家庭的共识。共识代价,则是孩子疲于奔命、被迫填鸭,心理问题屡见不鲜。“减负”之路,依然漫漫。

在她看来,比起单纯课业减负,更应减去学生、家长、学校心理之“负”,面向未来,以公平为基,激发学习内生动力,重塑全社会的成才观。为此,她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首先是办好每所“家门口的学校”,例如日本中小学有“教师轮换制”,公办教师在同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5年,确保了学校间差距很小。在上海也有推行的可能,“这就需要从全市学校行政级别、教师职数额度配置、管理权上通盘考虑,短时间内,可从校长强制轮岗开始,逐步理顺体制机制,盘活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变革教育教学方式,上海可以考虑尝试主动转变课堂教学、考试招录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为学生、家长、学校定调、定向、定心;要发挥好校外培训机构正能量,禁止培训机构纯文化课授课资格,提倡艺术、体育、科学等兴趣类多元供给。

三是重塑社会成才观,建议上海先行先试,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社会评价体系上,营造有利于各行各业人才成长的土壤。融合基于认知的学历资格和基于技能的职业资格,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加速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转型。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谢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