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吃野生动物?发现有人猎捕、食用野生动物如何举报?来看看权威解释

尽管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最终来源于哪种野生动物还没有完全明确,但肯定与野生动物、与人食用野生动物有关。

1月28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起倡议,倡议书第一条就是呼吁严格遵守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部门的规定: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拒绝参加转运、贩卖等一切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的活动。

随后,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也发出了倡议书,倡议如下:

一、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不靠近野生动物养殖区域和场所,和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

二、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饮食习惯。

三、爱护野生动物,不将野生动物作为宠物饲养,更不随意放生、丢弃野生动物。

四、发现受伤、死亡的野生动物,及时报告野生动物保护机构,不破坏、不捡拾。

五、不伤害野生动物,不破坏野生动物栖息环境。

六、不参加野生动物展览展演的活动。

七、坚决抵制非法猎捕、经营野生动物的行为,一旦发现立即向林业执法部门举报。

八、树立科学生态观,正确认识野生动物及其在自然界的重要作用,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那么,为什么不能食用野生动物?市民若发现非法猎捕野生动物、食用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作出了解释。

什么是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Wildlife)在国际上的定义是:所有非经人工饲养而生活于自然环境下的各种动物。学界一般将野生动物界定为:凡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者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的虽然已经短期驯养但还没有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

2018年10月26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食用野生动物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虽然人类目前并未完全掌握野生动物在传播疾病方面的机理和预防措施,但野生动物携带诸多病毒、寄生虫等,这是肯定的。比如,蝙蝠身上携带高达4100多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就达500多种。

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影响的SARS病毒、MERS(中东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毒、埃博拉病毒、尼帕病毒等都属于冠状病毒,且自然界原宿主都可能是蝙蝠。由于蝙蝠体温较高等原因,这些病毒并没有对其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但通过果子狸这一中间宿主,病毒进入人体后,就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力。

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发现的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有200多种。

■SARS传播途径

对于本地的蛇、蛙类等野生动物,相关机构曾联合做过课题研究,实验检测发现,它们体内存在线虫、绦虫等大量寄生虫,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寄生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

食用野生动物或违法

不管导致本次疫情的病毒源自何种野生动物,罪魁祸首都不应该是野生动物,人类应该反省的是自己的行为。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可能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

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

禁止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违反本法第三十条规定,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食品,或者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现猎捕、食用野生动物如何举报?

多年来,尽管相关部门一直在进行执法检查,但在本市个别地区还存在食用熏拉丝(用癞蛤蟆制作的一种食品)的“习俗”,部分林地还存在张网捕鸟等现象,一些饭店、农贸市场也有蛇、蛙类及其食品销售。如果市民发现这类情况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举报途径:

1.通过“12345”市民热线联系市场监管部门或野生动物主管部门;

2.通过12315热线电话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发现违法违规交易野生动物或活禽、违法违规加工经营未经检验检疫的肉及肉制品,以及其他违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要求等食品安全违法线索);

3.确定涉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也可直接拨打“110”报警电话。

发现野生动物受伤、死亡怎样处理?

普通市民一般缺乏正确的野生动物救助技能,遇到野生动物受伤或死亡,可拨打本市野生动物救助电话:56071348

残酷的现实又一次告诉我们:食用野生动物会给人类带来疾病!

那些食用野生动物的人,对自然缺乏敬畏,对法律无知,更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大自然已经再次向我们发出警告:猎捕、食用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终将会付出惨重代价!

地球是人类和野生动物共同的家园,让我们把人与自然、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世代书写下去!

更多关于野生动物科普和本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的消息市民可以关注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官方微信“绿色上海”或市林业总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事务中心)官方微信“上海林业”。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