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总理”的一天:要走两万步,晚8点还要到各值守岗再走一遍 | 战“疫”时身边的你

“疫情当前,我们要求居民都待在家里,自己就得顶上去。”新场镇石笋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宣燕说,社区工作这么重要,一丝一毫都不能疏忽,“我只觉得时间不够用,只要有时间,我就要跟志愿者们站在一线,心里才踏实。”

辖区内大大小小的近50个路口、巷口以及以及敞开的小区,要在一天之内分片区围起来,得去协调;居家观察的居民家里煤气卡没钱了,得去想办法;寒潮来临,志愿者们的保暖问题,得动脑筋;口罩、消毒液和额温枪等防疫物资,也得天天去张罗——宣燕说,在这场全民“战疫”行动中,作为一名“小巷总理”,这正是所有忙碌在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们的真实写照。

每天刷步数,就当锻炼

2月19日早上7点半,宣燕吃完早饭,一边往外走,一边跟爱人说,因为有两个临时封闭起来的小区还没有额温枪,她得去现场和居民做一下解释工作。

宣燕让爱人帮她去镇里代领一下防疫物资,尽快发给大家,“已经有两天没有给大家发口罩了,有几个老阿姨的口罩用得都快起毛了,今天无论如何要给大家发放新的口罩。”

因为家也在这个居民区,宣燕通常步行上班。

▲宣燕现在一天得走一两万步

她从家里出来,一个个值守岗,逐一走过去查看。9个值守岗跑完,她的手机上显示已经走了5000步。宣燕说,以前一天的运动量只有两三千步,现在一天得走一两万步。

自从应对疫情以来,宣燕每天至少要到9个值守岗查看两遍。白天的时候,这些值守岗都是居民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在守护着,晚上则由物业公司或者安保力量等第三方人员值班。

通常在晚上8点,宣燕还要到各值守岗走一遍。

由于居民区主任生病在家休养,还有一个社工怀孕待产,目前居委会人手不够用,宣燕就时常让爱人打个帮手。熟悉宣燕的同事告诉记者,其实宣燕的爱人也是手术后在家休养的。

居委会社工以及各小区志愿者,总共有近60人,每天口罩消耗是个大问题。

没得领了,我们就把自己家里的储备拿出来用。”

宣燕说,因为家里有病号,日常口罩不可少。疫情来临,口罩吃紧,她只好把家里储备的口罩拿出来用。

我到小区里看到,有几个志愿者阿姨,口罩戴了两三天,外面都有点起毛了,我心里很愧疚,但是阿姨们都特别体谅。”

在宣燕的带动下,面对口罩不足的情况,社工和志愿者们都是各自想办法,从没有人抱怨过。

特事特办,让居家观察居民生活无忧

来到办公室,宣燕了解到她之前给一居家观察户新办的煤气卡已经拿来了。她拿出一只塑料袋,把卡装在里面,又在微信上告知这户人家,卡马上送到家门口,请对方稍后开门拿取。

宣燕告诉记者,这户居民一家三口是2月8日从湖北咸宁回来的,按照相关规定,他得居家观察14天,才能出门。

他们家觉悟还是很高的,很自觉,在路上就跟我们联系。到达上海后,也主动配合居家隔离。”

宣燕说,他们将情况第一时间告知社区卫生中心,该居民一到上海,居委会社工、志愿者和社区卫生中心医生就上门去给他们测体温、签订承诺书,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同时了解他们在居家观察期间的生活需要等。

过了几天,该居民跟宣燕联系,他家的煤气卡没钱了,要断气了。

宣燕了解到,目前,煤气卡还没有开通网上充值业务,居民要么到指定银行去充值,要么到营业窗口去办理,而最近的营业窗口在周浦,很不方便,银行当天也没营业。

她立即将情况向镇里反映。由于此前该镇尚未出现类似情况,镇里特事特办,通过和天然气公司协调后,由天然气公司临时给这户人家新开了一张煤气卡并进行预充值。此后,类似情况,都按照这一渠道处理。

▲宣燕逐一到值守岗去查看

“在石笋居民区,目前有外来人口1240人,其中来自重点地区的有70人。”从春节前两天开始,宣燕和她的团队就一直在居民区挨户摸排。在居委会的办公室里,记者看见她们将每一栋楼、每家每户都制成了平面图,按照防疫要求,分别标注不同的颜色。

宣燕说,这就是他们的“作战地图”,每一家的情况都掌握得很清楚,没有死角。

最近几天,前来办理“开工证明”的人比较多。宣燕说,外地返沪的人,本来只要持卫生防疫部门解除居家观察的证明,就可以复工,但是,有些单位还需要居住地开具相关证明。

在前期,这个证明没有开过,也没有格式文本。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只好给对方所在单位打电话,一方面了解对方需求,一方面做好解释工作。”

宣燕说,作为居委会,他们会在职责范围内,全力为复工人员提供帮助。好在,现在新区有了标准格式和操作流程,开具证明也更加规范了。

一件棉大衣,也得协调好

中午,阳光好得让人有点眩晕。小区里有老年人靠在墙边晒太阳,但很少看到有人走动。

宣燕说,在这些老旧小区里,以往这样的好天气,老人们都会出来晒太阳,扎堆唠家常,可热闹了,现在宣传做到位,老年人也知道要防护。

居民区有一块绿地广场,春节期间还有一些居民在那里跳广场舞。

我们悬挂宣传横幅,对部分居民进行个别劝阻,花了三天时间,才把工作做下来。”

宣燕说。

▲宣燕和志愿者在攀谈

在一处自建房小区的门口,有一位穿着志愿者红马甲的阿姨在执勤,宣燕站在门边跟这位志愿者攀谈起来。

在交流中,记者了解到,2月15日寒潮来临前,镇里给志愿者们每人发了一件大衣。宣燕解释说,当时居委向镇里上报计划的时候,按要求只报了志愿者的名单。

但是,在这次战疫行动中,物业公司的保安跟志愿者一样,也是社区防控的一线人员,所以这项物资也应该发给他们。

宣燕请这位志愿者转告保安们,她已经向镇里另外申请了一批,不能让值守一线的人挨冻。

由于石笋居民区大多数都是老旧小区,没有门岗。

因为要封闭式管理,我们把小区、巷口用铁丝网一围,问题立即就出来了:谁来值守?在哪里值守?”

宣燕说,一开始,人员问题由楼组长以及党员志愿者先顶上。目前,志愿者队伍逐步强大,有镇里下沉的青年突击队员,也有网上报名的社会志愿者。

天气好的时候,志愿者们在门口露天工作几个小时,尚且容易冻感冒,寒潮来袭,更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作为应急举措,治安岗亭解决了执勤人员夜间受冻的难题

通过多方协调,宣燕赶在寒潮来袭前,搬来了两座密封性很好的治安岗亭,放在两个急需的小区门口。

记者在该居民区菜市场二楼以及其他几个小区门口看到,志愿者们值班的地方,现在都搭起了塑料彩条布围起来的雨棚。志愿者们说,中午阳光好的话,亭棚里很温暖,因为通了电,晚上也有了光亮。

在这个特殊时期,别人都待在家里,但一线工作总得有人顶上来。我得努力为一线人员创造条件,特别是保暖,不能让大家感冒。”

宣燕说。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叶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