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不让孩子发胖?外出活动注意什么?儿童防疫新冠“掌上宝典”出炉,这十问你一定要知道

疫情期间孩子活动量减少,如何让孩子别发胖?疫情期间孩子外出活动和回到家要注意些啥?1岁以下婴幼儿能戴口罩吗?家有儿童该怎么使用消毒剂?孩子在家里时间长了怎么保护视力……

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做好家庭防护工作,让孩子免于或者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3月26日《防控新冠肺炎家长必读知识》电子书网上首发。

此书由上海市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指导,上海市儿童医院医院专家撰写科普文章并参考官方科普信息编辑成册,共计2.4万字。聚焦孩子的个人与家庭防护、居家学习、理性就医、心理疏导、饮食调节等防治细节,通过问答形式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关问题疑惑,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积极做到防治结合、科学防护、消除恐慌、理性应对。

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介绍,疫情中长期居家的儿童,其身心健康也不免受到影响。父母是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沪上儿科专家们一起努力进行面向儿童父母开展健康科普。

新闻晨报周到君根据《防控新冠肺炎家长必读知识》整理了父母们最关心的10问,一同跟着儿科专家来学习吧。

提问一:疫情期间儿童活动量减少,如何让孩子别变胖?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对孩子健康非常重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努力:

一是尽可能的坚持充足的身体活动。如果条件有限,不能到室外、公园、操场

等空旷的地方去健身,除了让孩子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要创造性的在家多活动,比如原地走路、原地跑步、原地跳绳,做健身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在活动强度上,要达到能够使心跳呼吸加快、能够出汗等中高强度水平;在活动时间上,每天累计一定要超过 1 个小时。

二是在保证充足睡眠前提下,要控制静态行为。不要整天坐着、躺着、靠着,

可以按照上学安排作息时间,每坐 1 个小时要站起来活动一会儿。

三是对于超重肥胖的儿童,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量和减少食量,如适当减少主食、

或控制油炸和甜食等能量密度高的食物,适当增加高强度活动时间,但目前不要让孩子刻意减重。

四是要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体重,以及腰围,掌握判断标准,做到健康体重、

心中有数。

提问二:居家时间延长,上网课的孩子如何保护视力?

回答:居家时间延长,孩子常常通过电子产品来娱乐和打发时间,此外,在校学生也开始通过网络、电视等恢复上课,这其中需要注意用眼卫生。幼儿看书、看电视/IPAD/手机等,每 20 分钟休息一次。中小学生看书、做作业或看电视注意劳逸结合,遵循“3010”法则,即用眼 30-40 分钟左右,让眼睛休息 10 分钟。在学习的时候,应注意光线,如果自然光照充足,可不开灯,使用台灯时,灯光亮度要以眼睛直视时不刺眼为宜,同时房间大灯也应开着(不要用彩色光源)。

休息模式可多样化,远眺(看 6 米外事物)、室内运动、做家务等。

提问三:1 岁以下婴幼儿不宜佩戴口罩,该如何防护?

回答:1 岁以下婴儿不宜佩戴口罩,以被动防护为主。看护人需主动戴好口罩,不要

亲吻孩子,不要对着孩子咳嗽、打喷嚏、呼气。如要咳嗽或打喷嚏一定要用纸巾将口鼻遮挡住(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则应用肘袖完全挡住口鼻),并将污染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桶,用流动清水认真洗手。

婴儿需穿着合适,不要过度捂热或受凉。不要用嘴尝试或咀嚼食物后喂食孩子

(包括不要用嘴吹凉食物后给孩子喂食),不要跟孩子共用餐具。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一定要定期消毒。如果不必要,尽量不带孩子出门,尤其是到公共场所或密闭空间;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远离其他人(保持距离至少 1 米)。 跟孩子玩耍前,要认真洗手。家长外出回家后要更换衣物、洗手后才能抱孩子。家中应定期通风,通风时可以将孩子转移到另一房间以免受凉感冒。

提问四:疫情期间孩子外出活动和回到家要注意些啥?

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外出,尽量去户外通风、空旷、人少的场所,不建议去室

内游乐场、玩具区等公共场所,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或交谈。做好看护,避免孩子 乱摸乱碰;不在公共场合吃喝东西或脱掉外套、手套等;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清洁双手。

外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脱去外衣并换鞋后,认真洗手:用流动水加肥皂/洗手液,

时间持续 20 秒以上,全手覆盖。洗手完成后可清洁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清洗鼻腔、漱口。

提问五:外出回家以后对外套衣服不放心,该怎么消毒?

日常的外套,回家以后直接挂在门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就

行,无需每天回去都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感觉到外套可能被污染,比如到医院去了,去探视病人,接触了一些有可疑症状的人,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尽量选用物理消毒,如果物理消毒不行才选用化学消毒。比如衣服只要耐

高温,就可以选用 56 摄氏度 30 分钟这种方式,如果有烘干机,也可以把温度调到80 度以上,烘干 20 分钟也可以达到消毒作用。如果衣服面料不耐高温,也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来浸泡消毒。 

提问六:给孩子买的果蔬、肉类怕被病毒污染,多放放再吃对吗? 

回答:病毒通过飞沫、直接接触等方式污染果蔬、肉类的几率很低。果蔬、肉类买回家后先用流水清洗,无需放置很久再吃,暂时不食用的肉类冷藏、冷冻,以免放置过久,变质滋生细菌。注意不要生食,蔬菜、肉类应炒熟吃,水果的话尽量削皮。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且食物尽量煮熟后食用。

提问七:打疫苗的时间就要到了, 该不该带孩子去?

建议密切关注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动态。如无特殊情况,婴幼儿应该按期接种疫

苗。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孩子生病、出远门时可能会出现不能按时接种疫苗情况。

原则上疫苗接种推迟是不会影响其免疫效果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补种即可。但是有些疫苗即使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也不能延迟接种,譬如狂犬病疫苗,首剂必须在被咬伤抓伤当天进行注射。

提问八:孩子不舒服能不能去医院?会不会有感染的风险?

疫情期间,孩子生病了,家长可能会担心医院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不愿带孩子

去看病。提醒大家的是,儿童不是“小大人”,尤其是低龄儿童,病情常常变化很快,

如果讳疾忌医、一味生扛,或在家自行服药,可能会耽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

果。

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呢?孩子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3 个月的

孩子只要出现发热,就应就诊。任何年龄的孩子发热超过 3 天应及时就诊。因各种原因导致孩子出现急性肢体活动障碍、精神差、明显的外伤出血等也要及时就诊。另外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孩子这次生病是否出现和平时生病明显不一样的情况,尤其是出现精神反应弱、频繁呕吐、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或出现脓血便、吃奶减少甚至拒奶、尿少、持续固定部位的腹痛或包块、烦躁哭闹不能安抚、发热伴新发皮疹、喘憋、脸色差、呼吸快或呼吸困难、呻吟、意识障碍、抽搐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如果非急症,可提前预约,错峰就诊,就诊时做好自己和孩子的防护,全程戴好口罩,不乱摸。回家后,脱去外套和鞋,第一时间认真洗手、洗脸。

提问九:特殊的长假里,居家谨防儿童意外伤害,家长怎么做?

因开学延期,各年龄段的儿童,现在还都处于居家状态下。在当前阶段,爸爸

妈妈仍不能放松警惕,还是应当让孩子减少外出,做好防护。不过,当我们把目光放在居家儿童的营养、学习、心理领域时,也不能忽视意外伤害这一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因为约有 50%的意外伤害,是发生在最常见、我们通常以为最安全的家庭及其附近。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儿童居家“意外伤害”是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的,在家

中最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为:窒息意外、误吞误食、烧烫伤、跌落/坠落、溺水意外。

比如预防窒息意外:不要给婴幼儿吃可能卡住气道的食物如硬糖、葡萄干、开心果、花生、果冻等;不要把小物件放置在婴幼儿可以接触到的地方,即使一会儿也不行;所有小部件远离孩子:如硬币、纽扣、小玩具、玻璃珠、别针、首饰等;把气球和所有塑料袋收纳好,远离儿童:因为孩子们会在玩耍时把塑料袋套在

头上,从而导致窒息;任何拉伸后的长度超过 220 毫米(22cm)的“绳子”都要剪掉或去除,以避免绕颈的危险,把摇篮、婴儿床放得离带绳的物品远一些。

提问十:学龄期儿童居家学习,爸爸妈妈应该做什么? 

因为疫情防控的特殊原因,原本已开学的孩子,现在还需要居家学习一段时间。爸爸妈妈可以孩子一起做好这几件事情。

建议 1:积极进行自我调适,不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

恐慌和紧张情绪和“新冠病毒”一样有一定的传染性,家长如果不能调节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更加不安和紧张。请保持与外界的沟通,

主动关注各种积极信息,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与亲朋联络,互帮互助。如果遇到确实难以应对的消极情绪,建议及时向专业机构进行求助。

建议 2:帮助孩子改善情绪,树立良好心理状态

疫情期间,孩子需要持续待在家里,外出活动减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们的

负面情绪也可能会持续累积和积压。请家长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正面疏导和缓解,可以引导孩子运用简单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等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来帮助孩子减压,保持积极心态。

建议3: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做到规律有序生活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学习、娱乐等安排做成

一张时间表,还可以列出每日愿望清单,如做手工、画画、亲子游戏、室内运动、

制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来完成,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使居家生活变得更健康更有序。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教孩子一些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由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被疫情打乱或者改变了。创设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是这个特殊阶段里,爸爸妈妈为孩子做的重要事情。

建议4:给予孩子一定独处空间,多一些理解信任

随着与孩子在家里共处的时间增多,亲子矛盾和冲突可能也会增加。家长可以

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更加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管制和唠叨。遇到争吵,可以按下暂停键,等到双方情绪稳定后再理性沟通。  

建议 5: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防止孩子沉迷网络

为丰富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在目前情况下,家长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

机和上网,但要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规则,明确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并要求认真遵守,保护好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同时,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

提示:儿科医生建议 2 岁以下孩子尽可能避免接触电子屏幕,2-5 岁儿童每日

使用时间不超过 1 小时,大一点的孩子,每日电子屏幕接触时间多次累加不超过 2小时。

更详细内容,只要家长关注上海市儿童医院健康科普(shchildrenhealth)微信公众号,回复“手册”微信就会自动推送下载链接,免费赠阅。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