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举措一样不少,老人们家门口的食堂恢复开放啦!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致使很多公共场所都关停。这其中也包括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的老年助餐点。自老年助餐点关停后,很多每天都来“打卡”的老人一时不知去哪解决就餐问题。

■半淞园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还好,上周三(4月8日)这里重新对外恢复开放。街道在解决社区老人吃饭难题的同时,确保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安全、健康、有序。

“两个多月没来了,终于开了。”

一大早,唐师傅开着面包车去到万有全半淞园菜市场采购。“帮我秤点新鲜鸭腿。”唐师傅正在一处冷冻柜台前采购鸭腿。今天是周三,照例的大荤有酱鸭腿和红烧鱼块。

■大厨唐师傅

“我08年来的,不知不觉已经做了12年了。”唐师傅回忆道。唐师傅是半淞园路街道老年助餐点的一名大厨,每天负责为街道辖区内的老人烹饪菜肴。今年对老唐来说有点特殊,“疫情发生以后,我们这里就停掉了。”老唐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半淞园路街道老年助餐点为辖区内众多老人提供就餐服务,是老人们家门口的食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半淞园路街道根据相关规定关停了老年助餐服务,这让辖区内的老人一时不知去哪解决就餐问题。

“两个多月没来了,终于开了。”家住附近的顾阿姨笑着说道。据顾阿姨介绍,自己是这里的老食客,吃了有5年多了,之前因为疫情关掉后,76岁的顾阿姨只能每天“买汰烧”,对于她这个年纪的老人来说确实不方便。

■工作人员正在准备酱鸭腿

还好,上周三(4月8日)停了将近两个月的老年助餐点恢复开放。“我也是听邻居说这里开了,就过来看看,而且今天是酱鸭腿,唐师傅烧的酱鸭腿咪道最嗲了。”顾阿姨笑着告诉记者。

安全举措一样不少

“为了合理安排布局,我们每天都在想办法。”半淞园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瑞颐介绍道。因为疫情关停老年助餐点后,街道老年生活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因此而停歇。经过全体工作人员仔细研究、反复讨论后,决定对整个进出老年助餐点的路线、堂食点重新布局。

■老人进入后需要测量体温、双手消毒

据记者了解,原先进出自由的老年助餐点,现在变成了带有“一米线”的“单行道”。“从我们边门进来后,先测量体温、双手消毒,再买饭票(有饭卡的不用买),按照次序依次排队购买。”王瑞颐边指着地上的“一米线”边介绍道。

10点45分是半淞园路街道老年助餐点的开放时间,记者看到很早就有老人等在边门处等待“开饭”。“我每天基本都是第一个到的。”居民张老伯说道。

■“一米线”用来分隔间距

开放时间一到,老人们有序进入老年助餐点,工作人员此时也已就位。“你们排的稍微分开一点。”发现有老人间距稍近,工作人员会上前提醒。

“饭稍微少点,帮我再盛点酱鸭腿的汤。”顾阿姨告诉记者:“这里菜的口味很适合老年人,吃了那么多年也没有腻。”

■堂食处的座位面对墙壁

■老人“背靠背”就餐

记者随后跟随顾阿姨来到堂食处,发现这里的座位均面对墙壁,老年人之间呈“背靠背”的状态,有效防止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我们在重新设计布局时考虑到了这点,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预防。”王瑞颐向记者介绍道。据了解,因为堂食处布局的改变,原先可以坐50多个人的食堂,现在只能容纳20人左右。

与此同时,每天在“开饭”前, 工作人员对地面、桌椅、餐具等进行全面消毒,保持室内环境通风。对于门把手、扶手等接触人多、接触频率高的重点部位增加消毒频率。在解决社区老人吃饭难题的同时,确保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安全、健康、有序。

据了解,从上周三(4月8日)老年助餐点开放第一天的30份到现在日均能卖出100多份,“接下去天热了,回来吃的老人会越来越多的。”王瑞颐告诉记者。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