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这个心境港湾,谁心累了都可去靠一靠

“您好!这里是欧阳路街道‘心境港湾’心理援助志愿者工作室,请问有什么能帮助您的吗?”疫情下,王炎萍和其他几位心理援助志愿者以那温柔的话语、专业的知识抚平了许多社区居民的心理雾霾,重拾生活信心。

居民邬女士的孩子在国外结婚定居。疫情初期她还不觉得怎样,但元宵节过后,人变得越来越恐慌和焦虑,每天一早醒来就是看疫情信息,白天还反复刷屏,吃饭不香,睡觉难以入眠。看朋友圈都说“恐慌才是最大的敌人”,然而就是越看越恐慌。邬女士开始不停地洗手,总觉得洗不干净,时不时摸自己的额头和脉搏,怕发热,怕感染新冠肺炎,坐立不安,想想要崩溃了。

王炎萍耐心听完她倾述后,娓娓细说,慢慢开导她。王炎萍告诉邬女士,情绪波动是自然现象,正常人即便没有疫情也会有情绪波动,可以通过自由表述情绪,让情感自由流动。除了耐心疏导,王炎萍还根据邬女士的特长和兴趣点,布置了“家庭作业”,建议她在家里把餐桌当乒乓球桌,每天与老伴切磋球技,出出汗,转移注意力,达到身心和谐放松。

随着国内疫情好转,邬女士的心情也越来越好了,吃饭也香了,睡觉也安稳了,是王炎萍陪伴她度过了情绪最低落的时段。

居民小张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某高校,从此开始在上海求学、工作、生活。小张本想把老父亲接来上海住,但老人习惯家乡生活,婉拒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虽然父亲很安全,但小张仍然很焦虑很忧心,遇到有趣的事情也无法开心起来,心里总像笼罩着一层雾霾。

“心境港湾”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团队成员贺飞飞得知小张情况后,初步判断这种情绪属于轻度的“幸存者罪恶感”。因此,贺飞飞首先肯定小张是特别善良、有同理心的人,建议回去可以反复练习冥想放松,鼓励他经常与亲人保持沟通,做些力所能及的爱心行动……让自己好受些。

渐渐地,小张的焦虑、担心,仿佛被一只手抚开了心理雾霾。他按照咨询师引导的方式,每天在一曲喜爱的音乐下,通过冥想来进行放松练习,心情渐渐平复。他还每天跟老父亲微信,了解生活情况,当知道父亲一切都好时,小张逐渐开始安心去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小张说道,是贺飞飞老师真切地帮助他调整自己情绪,使他安心度过了这一特殊时期,同时也努力为身处疫情中的家乡同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欧阳人是幸运的,当他们遇到困难、感到苦闷时,有一个“心境港湾”可以“停靠”,那就是王炎萍领衔的欧阳路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心境港湾”心理援助志愿者工作室。这个团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及团体辅导培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疏导各类人群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受众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2016年2月,王炎萍领衔的心理咨询志愿者团队荣获“上海侨界公益奉献奖”。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武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