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图书馆再升能级,实体有声图书馆初现模型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我们一起来听《普陀印迹》。

普陀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唐代以前,普陀区的部分地区就已经成陆,宋元时期已初显繁华。苏州河(吴淞江)蜿蜒流经普陀区14公里,不仅留下了两岸21公里优美的岸线,而且为普陀区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它不仅是上海的母亲河,更是普陀区的母亲河。无论是古吴淞江北的元代真如寺,还是其支流赵浦上的元代水闸,都是这条河流留给普陀区极为宝贵的历史印迹和财富……

两年前,一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史志式地向读者再现了普陀区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以及历史风貌区情况的《印迹——上海市普陀区文化遗产图志》在上海书展首发。今天,在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普陀区图书馆和区文管办更把《印迹》(简称)搬上了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真正实现了有图有文有声的现代阅读体验。

普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区图书馆正在实施新馆建成十年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功能提升和装修更新工程。馆方希望在提升硬件的同时,在理念、管理、服务等软件建设上也同步提升,使不同年龄层的读者都真正爱上图书馆。同时,喜马拉雅利用平台技术优势与内容优势,通过与普陀区图书馆联合打造“有声图书馆”,为市民创造线上与线下获取新知的场景,无论是在喜马拉雅App、还是在喜马拉雅线下“有声图书馆”,亦或实体图书馆,市民朋友均可随时随地免费听书、看书,打通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普陀区图书馆成立于1957年,2010年搬迁至真如城市副中心,新馆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文献借阅、信息咨询、培训教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近年来,作为普陀区“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区图书馆一直在积极打造全民阅读品牌“苏州河书房”,以苏州河书房读书会、苏州河书房•悦读乐园、苏州河作家联盟以及苏州河阅读沙龙等阅读品牌,形成立体的阅读活动体系,将阅读空间的硬件设施和阅读活动的软件建设有机融合,着力于推广全民阅读、打造书香普陀。

此次“苏州河书房”登陆喜马拉雅,创立了自己的电台,是进一步拓展了全民阅读的路径和体验。而《印迹》一书则是结合文化遗产保护,“苏州河书房”电台上线的第一套声音产品。平面的图片文字,在这里化身为由喜马拉雅精选的富有磁性和悦耳的主播的声音,文物会说话了,变得更立体了。

“今天起,只要打开喜马拉雅APP,搜索“苏州河书房”,即可进入电台,点击《印迹》专辑;或通过平台上的上海本地听页面焦点图上点击推荐《印迹》专辑,读者便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物点来了解普陀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的各种资讯。”当然上述内容,也可以在普陀区图书馆或其微信公众号上收听到。

未来,“苏州河书房”电台还将推出更多普陀自己本土的声音产品,除了率先上线的反映普陀文物的图书外,介绍普陀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赤色沪西”红色文化的各类图书也将陆续上线。

普陀区图书馆还将与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协议,利用新媒体、新平台,积极探索全民阅读的新模式。双方的战略合作框架包括,设立“苏州河书房”电台;打造实体的有声图书馆,提升和丰富读者的现场阅读体验,未来还可借助图书馆总分馆机制,向苏州河书房的各层次拓展;搭建一个线上链接的有声图书馆,丰富数字资源的内容和形式,除了在图书馆现场,读者通过图书馆微信通过小程序便可收听有声图书馆的所有内容;借助各自的优势,双方合作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的阅读活动,共同助推“书香普陀”建设。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天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