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内心的梦想,华东理工这位毕业生选择回家乡当一名中学教师

放弃在上海更多的发展空间,华东理工大学2016级理学院物理系应届毕业生邢志达选择回河南新乡,签约新乡市一中实验学校,成为家乡一名中学教师。

邢志达的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还有小姨都是教师,成为一名教师,是他的理想。大三,邢志达就萌发了考教师资格证书的想法。但是对于留在上海,还是回家乡就业,邢志达曾犹豫过。母亲也希望他先留在上海发展几年。

但是去年11月接到母校新乡一中面试通知的时候,他就义无反顾绝定回去试试。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

面试准备的时间非常短,在火车上的 16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就开始查找资料,阅读书籍。到家之后马上写教案。

回忆面试的过程,邢志达说自己其实非常紧张,竞争对手中大多数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上课的经验都比他强。

“相比师范生,我是新手。但我觉得自己的强项还是在专业上,读的是物理专业,物理知识的掌握上更得心应手。但同时我也做好了落选的准备。”    

为此,邢志达调整好心态,一节课试讲的时间仅为15分钟,短时间内要求极高的熟练度和完整度,练习必不可少。邢志达找了一间空教室,让爸爸妈妈,还有一位邻居退休老师当学生,将上课内容打磨了数十遍。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面试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获得了实习的机会。

“面试就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机会,准备的时候要面面俱到,要不停的思考还有什么问题,有哪里需要改进,还有哪里可以完善。但是,一旦真正去面试、站在面试官前面的时候,要相信自己准备充分,拿出一百分的自信。“他这样总结。

接下来一个月的实习期内,邢志达迎来了第一次试讲的考验。虽然经过了认真的准备,但他仍然发现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讲了两遍有些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知识点如何讲清楚,语言如何表达准确又精简,不走上讲台是真的不明白。”邢志达觉得一个月的实习让他逐渐体会到当老师的不易,只有在不断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才能进步。

最终他获得学校的认可,成功签约。由于不是师范专业毕业,邢志达感觉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要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和父母在一起

对于邢志达的选择,他的大学老师、同学都非常支持,还有高中的老同学们给了鼓励。母亲尽管更希望他留在上海,但是也尊重了他的选择。

邢志达觉得自己从高中开始就处于一种 “放养”状态,家庭教育上,他的父亲更注重鼓励支持,母亲则更注重培养他的独立精神。

邢志达说,离开老家的几年,对家乡的依恋与热爱从未走远。现在家乡变得越来越好,他选择坚持跟随内心深处放不下的留恋与梦想,踏上回家的路。

“每个人对成功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的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面对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邢志达更愿意遵从自己的内心,撰写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