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胜卫生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胜荣获评“最美退役军人”-疫情期间4000万个口罩驰援一线

晨报记者 何雅君

一场疫情,让小小的口罩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66岁的吴胜荣是上海大胜卫生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从事口罩生产行业已有23年。

今年,凭借抗疫期间突出表现,吴胜荣获评2020年度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胜公司果断中止出口,全力供应国内需求,成为上海市复工最早、响应最快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在口罩保供应、稳价格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拥有230多张国际认证书

出生于松江新浜的吴胜荣,年轻时就对医疗行业有一定了解。1997年,他下海开办了这家口罩企业。这个念头的生成,源于之前广交会上的一次偶遇。一名外商拿着一个高端样式的口罩,穿梭于摊位间,满脸焦躁。正在寻找商机的吴胜荣上前打听,得知对方想在中国寻找这种防尘口罩的生产商,却无所获。

问清楚对方的要求和需求后,吴胜荣恳请对方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还有那个口罩,承诺3个月后给对方寄去样品。就这样,吴胜荣走上了口罩生产之路,在国内四处奔波打探:市面上都是纱布口罩,这种无纺布材料哪里可以买到?生产设备和定型模具去哪找?

3个月的承诺期要到了,吴胜荣硬着头皮做了一件不够理想的样品,寄给对方,未能收到回音,但口罩事业已经开启。起步阶段,公司还没有实力全部用新设备进行量化生产,他买来样机,把零部件拆开研究,手写记录,再将不同的机器零件拼接,形成自己需要的机器结构。

时光飞逝,如今的大胜口罩已经拥有230多张国际品质认证书。前些年,吴胜荣去美国参展,循着地址找到了那名外商的住处,得到了对方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说,他已经关注到了吴胜荣在口罩行业的成就,虽然他已改行、无缘合作,但他祝愿大胜在口罩行业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复工最早,响应最快

走进大胜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都在流水线上埋头工作。而在几个月前,疫情急速扩散之时,工人们的忙碌程度达到巅峰,机器24小时不停歇。

吴胜荣记得,当时已临近春节,工人们都放假了,武汉的疫情却日趋紧张。考虑到应对疫情需要大量口罩,吴胜荣把留守的门卫、文员、驾驶员等等都组织起来,快速培训后紧急复工。14个人开动5条生产线,连续拼了两个通宵,备好了12万个包装完毕的防疫口罩,不涨价一分钱投向松江市场。在全市17家口罩企业中,大胜公司是复工最早、响应最快的一家。

此前,公司生产的口罩100%提供出口。在全部产能用于国内疫情防控急需的同时,吴胜荣还面临海外供货失信的风险。他让出任公司销售主管的女儿从外地火速赶回,按照出货顺序,第一时间与海外客户逐家沟通,请求对方谅解,同意暂缓出货,花了整整五天,终于说服了所有客户。

靠着一批“救火队员”,公司度过了复工最艰难的时期,自疫情发生以来,共抢制出口罩近4000万个,驰援防疫一线。考虑到学校复课后师生们对口罩的紧迫需求,公司还向松江师生捐赠了50万个口罩,其中10万个专为6年级以下儿童特别定制。为此,公司专门设计了模具,精心甄选原材料,确保孩子们佩戴舒适。制成的口罩透气性良好,过滤效率达到99%以上。

一笔“意外”的订单

小小的口罩,被吴胜荣的大胜公司做出了名堂。今年4月底,他还接到一笔“意外”的订单——钟南山院士想要购买大胜公司生产的N95口罩。

原来,钟南山院士所在的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与国际上多家医疗机构有着长期合作关系。加拿大的一家机构在了解到大胜公司的资质及其生产的口罩品质后,希望购买2000个大胜公司生产的N95口罩用在抗疫中。钟南山院士得悉后,表示愿意以个人名义向该机构捐赠这批口罩。

在视频联络时,吴胜荣隔着屏幕见到了钟老。当得知钟老在武汉抗疫时用过大胜的口罩,对其效率、透气性表示认可时,他深受鼓舞,决定这批口罩“只送不卖”,并再追加了1万个同样型号的口罩,亲自装车送了过去。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何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