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非遗:曾经的贡品、如今的工艺品,徐行草编重新“潮”起来

当城市的面貌越来越新,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那些过往时空里的“慢工”和“细活”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为了守护传统技艺,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新闻晨报学记团联合微纪录片《海派百工》出品方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推出“非遗守‘沪’人”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刚刚过去的暑假,150名中小学生跟随新闻晨报资深记者,走访上海非遗传承人,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与坚持的力量。

非遗守“沪”人第8期

守护项目:徐行草编
传承人:王勤

徐行是江南著名的草编之乡,早在千年前的唐代,黄草编织品就已成为朝廷贡品之一,还有名为“草编仙子”的民间故事流传下来。

徐行民间素有“编筐打篓,养活九口”的俗语。一直以来,黄草编织都是徐行农民的主要副业,发展出了拖鞋、拎包、果盆、杯套、盆垫等二十大类、上千个品种。作为徐行草编技艺传承人,王勤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草编技艺,之后又师从市级传承人计学成,学习草编创意设计,为实用的黄草编织品增添艺术的价值。

7月31日,晨报学记团小记者来到徐行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这位当代“草编仙子”的带领下,于黄草交织间亲身感触指尖上的手工编织乐趣。


视频来源:“助力升学”视频号

一双巧手赛仙子 她让枯木又逢春 

晨报小记者  项奕萱

(七宝外国语小学 五年级) 

在嘉定徐行,流传着一个“草编仙子”的传说: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十分贫穷,出嫁时连双鞋都没有。出去放牛的她灵机一动,用河边的黄草编了双草鞋,穿着出嫁了。后来,村里的姑娘纷纷效仿编织。

如今的徐行,生活着一位草编巧匠,她的手比传说中的仙子还巧。她的名字叫王勤,是上海非遗徐行草编工艺传承人。7月31日,我们新闻晨报学记团小记者来到嘉定区徐行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见到了王老师和她的草编作品。

王老师个子不高,说话声音低低的,语速有些快,感觉很干练。她先带我们参观展示大厅的草编作品。橱窗里,陈列着各式的草编拖鞋和草编包包,花色各异,精致美观。原来,徐行草编始于唐朝,当时的黄草拖鞋曾是苏州郡的土贡之一。清末时,徐行草编拖鞋畅销全国,之后甚至远销海外。上世纪70年代,徐行草编依然很兴盛。王老师就是“70后”,她回忆说:“在我小时候,家家户户把草编作为副业。我家主要编包包,外婆和妈妈都会编,我在旁边自然而然就学会了。编好的包包有草编社专门收购,我记得我初中时用自己草编换来的钱买了一条裙子。”

后来,随着大量工业品进入市场,草编制品渐渐没落。周围坚持从事草编的人越来越少,王老师也进入了一家鞋厂工作,草编成了她业余的小爱好。

到了2008年,国家逐渐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艺术的传承,“徐行草编工艺”于2008年1月24日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小喜欢编织的王老师重新拜师学艺,正式走上草编传承之路。“我的老师叫计学成,是徐行草编工艺市级传承人。我主要跟他学习草编设计。”

系统的学习后,王老师不再停留在传统草编技艺上,而是寻求创新,赋予草编织品更大的艺术价值。比如展示的一双龙凤呈祥草编拖鞋,编制工艺细腻柔和,两个大红喜字喜气洋洋。还有一个创意果盘,结合了草编和竹编两种工艺,美观大方,富有中国韵味。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立体梅花四件套,原本平面的草编图案被王老师巧妙地“立”了起来,朵朵梅花绽放枝头。创意,给徐行草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听王老师说,他们开办了草编培训班,教授草编技艺。前不久,徐行草编还成立了公司,有年轻人参与运营,他们引入了抖音直播、淘宝开店等新的运营模式,吸引更多人关注徐行草编。我想,现代草编仙子们一定能够让古老的草编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让徐行草编走进我们的生活

晨报小记者  郭锦彤

(海桐小学  四年级)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刚进家门,就迫不及待地换上了刚买的草编拖鞋。妈妈欣赏着草鞋精致而简约的编织花纹,越看越喜欢,忍不住拍照分享朋友圈,引来了一片赞叹;爸爸则穿着它们在屋里走来走去,不住地感叹:“这双拖鞋真的好舒服啊!”

这么好的草鞋是哪里来的?原来那天,妈妈陪同我参加晨报学记团“非遗守‘沪’人”活动,采访了徐行草编工艺传承人王勤老师。草鞋就是从她的工作室购得的。

嘉定徐行草编最为经典的产品就是黄草拖鞋了。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徐行的草编拖鞋就已是宫廷贡品。到了清代,草编拖鞋更是远销欧亚各国,成为了热门的外销货。我每次运动完脚都是臭臭的,无论穿什么拖鞋都惹得家人避让,但穿上黄草拖鞋,臭气好像就给草鞋过滤了一样!而且洗好澡后,湿漉漉的脚踩在草鞋上,脚一会儿就干爽了。这么好的草编拖鞋,你是不是也想要一双呢?

在徐行草编的展示大厅里,我们还看到了各式的草编包。有大有小,有斜挎包、手拎包、单肩包,编织花样各不相同,颜色也丰富多彩。我想,现在满大街都是皮革包包,如果夏天换上这样的草编包,一定凉快又透气,还很环保呢!这会不会成为一种新时尚呢?

走进王勤老师的工作室,这里的草编制品就更多了:有插满了笔的草编笔筒,五彩斑斓的草编针线盘,插花的草编小花瓶,还有草编的小椅子,真是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草编世界!我选了一个草编斜挎包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

王勤老师告诉我们,徐行的草编制品曾经很风行,但由于做工时间长、价格低等原因,现在做得人越来越少了。不过,王勤老师和她的团队没有放弃,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们一直在努力,想让徐行草编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他们成立了公司,积极探索草编的创新,还尝试在抖音开直播,在淘宝上开店,希望能够让徐行草编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

 

枯草也能变为宝

晨报小记者  张煜然

(七宝外国语小学  五年级) 

在嘉定徐行的河边,生长着一种野草,因为颜色呈黄色,被人们称为黄草。当地人将它们采摘下来,经过一系列处理,编织成各种各样的包包、吊坠、帽子等物品。这就是在徐行地区传承了千年的手艺——徐行草编。

走进徐行草编工艺传承人王勤老师的工作室,空气中有股淡淡的黄草香气,满室都是各种已经完工或者还未完工的草编制品。王勤老师告诉我们,黄草一般能长到2米高,粗约1厘米。每年的7月底8月初,当地人把它们收拔下来,剪去花苋,黄草是三棱形的,根据它的形状劈成三份,然后染色、搓绞,就可以拿来编织了。门边的架子上,就挂着一些已经处理还未编织的黄草。我摸了摸,黄草的外壳硬硬的,里面则有点像海绵般柔软。

据介绍,徐行草编制品有拖鞋、拎包、果盆、杯套、盆垫等二十大类上千个品种。王勤老师说,她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徐行的黄草编织特别兴盛,“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编草编,女的负责编织,男的打下手,编出来的包包、拖鞋有专门的地方收购,这份收入可以补贴家用。”她也是在那时候,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跟着大人学草编。“我们自己编的包包,卖出去赚的钱可以买喜欢的零食、玩具。我记得我用草编换来的钱给自己买了一条裙子。”遗憾的是,因为全手工编织费时又费力,徐行草编后来渐渐没落了。

终于到了我最喜欢的体验环节,王勤老师选择了最简单的杯垫让我们尝试。只见王老师的两只手互相配合,黄草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编完了一圈。我在一旁心想:哈哈,看起来没那么难嘛。可是,杯垫到了我手里,就彷佛换了性子,不听话起来,我的两只手也笨拙得很,让我编到“怀疑人生”!我这才明白,王勤老师的“简单”二字,是她长期练习得来的。

回家时,我买了个精致的包包。包包的容量很大,而且很好看,谁能想到它的“前世”是河边的野草呢?老师们的手艺太赞了,希望徐行草编能再次迎来它的春天!

 

始于民生 成于艺术

晨报小记者  於子涵

(中山北路小学 四年级) 

在上海这座现代化都市的西北角,有一座有着“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乡镇——嘉定徐行镇。为它赢得此称号的民间艺术,是用当地一种特有的植物——黄草编织的草编制品——徐行草编。

暑假的一天,我们来到徐行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采访徐行草编技艺传承人王勤老师。

王勤老师是一名“70后”,个子不高,皮肤微黑,说话声音不大,像一位邻家阿姨。她先带领我们参观了一楼的草编展示厅。原来,徐行草编有着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唐代已经是朝廷贡品之一,上世纪还曾经远销海外。王勤老师告诉我们,黄草是河滩上的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因为色泽淡黄所以被命名为黄草。当时的人们就地取材,利用黄草茎秆编织出各种生活用品,如拖鞋、拎包、果盘、杯套等等,既实用又美观。

我在展厅里看到了各种草编拎包和拖鞋,花色样式各不相同:有的以黄草本色打底,配以染色后的黄草,编织出花卉、动物、几何图形等图案;有的就是纯黄草色,通过镂空和纹理呈现不同的美感。王老师说,小时候徐行家家户户都编黄草,贴补家用,她也是在四五岁时就开始帮妈妈的忙,慢慢学会了草编手艺。

不过,随着工业制品的涌入,徐行人渐渐不再靠草编来维持生计、贴补家用了,会草编的手艺人也在慢慢减少。在几代草编传人的努力下,草编制品在原来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艺术性,成为了上得厅堂的工艺品。比如王勤老师的师傅计学成老师创作的草编新品《孔夫子周游列国》,就获得上海市工艺美术展览会创新奖。在展厅的草编工艺品展示区,陈列着各式的草编挂饰、草编玄关装饰、草编灯具等,还有王勤老师创作的立体梅花四件套。我想如果在家里摆上它们,不仅能多一份自然美,还能平添一股淡淡黄草香。

徐行草编始于徐行镇先民的生活智慧,凝结了草编手艺人的艺术创新。我希望这门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不负“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

活动带教:张智丽 实习生俞诗

活动统筹:张智丽

(注:本文版权归晨报学记团,严禁盗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晨报学记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