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女侠”吴凡: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建议上海采取精准防控

“如果把医生看作是下游打捞,把落水的人一个个捞上来,公共卫生医师则是从根源上预防,依靠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在上游筑坝,阻断洪水蔓延。”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凡认为,此次疫情,上海只有几百个病例,公共卫生医师起到了“控增量”作用。

吴凡,从事公共卫生和疾控科研近30年,被业界亲切地称为“疾控女侠” ,新冠疫情发生后,她很早就对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作出准确判断,第一时间建议上海采取“及时发现病人+快速感染溯源+100%密接隔离”精准防控措施。并出席12次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为大家答疑解惑。

她从一次次实战走来,在不久前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在关键节点提出防控建议

新冠疫情发生后,吴凡作为上海市政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于1月18日第一时间参加防控工作,她参加了51次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研判专家会,密切跟踪研判疫情进展,在关键节点为上海市防控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防控建议。

作为公共卫生学科专家,她又牵头负责上海市应急科研攻关项目《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研究》,聚焦新冠肺炎传播能力、传播方式,构建基础模型对疫情发生发展做准确预测和预警,研发“传染病智能溯源管理系统”,助力密切接触者排摸以及感染者感染来源追溯,六大研究成果应用于防控现场。

根据帝国理工学院的预测,上海新冠感染者可能会达到80万。但至今上海本土病例只有342例。大家都用的传染动力模型,是算错了吗?”

吴凡认为原因在于人,上海不仅用传染病动力模型来预测,还加入了人的社会交往的神经网络模型,上海做到了第一时间“诊断+追溯+隔离” 。

吴凡能在第一时间提出 “及时发现病人+快速感染溯源+100%密接隔离”精准防控措施并不意外,这来自于近30年经验积累。

2013年,在人感染禽流感H7N9疫情的极早期,根据职业敏感性启动了应急调查,最后确定该病毒为全球首次发现的新型禽流感病毒。”

吴凡告诉记者,她在应急防控的第一时间启动科学研究,首先发现病毒“有限人传人”证据,证实家禽是感染源、禽类交易是传播途径、儿童感染轻症等。据此在全国首次明确指出活禽市场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点,提出暂停活禽交易和运输的循证建议。

吴凡的建议为上海市政府及时采取关闭活禽市场的防控策略提供决定性依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给出了“灵敏、专业、高效”的高度评价,被国际同行誉为新发传染病防控的全球典范。

现在琢磨最多的是如何培养人才

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千万不能放松措施。”

战“疫”期间,吴凡出席12次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为公众解读疫情防控举措,科普金句频出。

“健康科普是每个人抵御疾病的无形防护服。”吴凡认为,个人的恐慌来自于对未知的不把握,提高健康素养,增进人们对于健康知识的理解,就可以降低疫情期间流言频率,谣言也就没有了传播的空间。

吴凡以“戴口罩”为例,如果大家了解了疾病传播规律,普及相关健康知识后,很快就会明白戴口罩是很有必要的。

“有数据表明,今年澳洲流感发病率很低,很多国家常见的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也都低。”吴凡表示这些都是戴口罩和勤洗手发挥的作用。

正如公共卫生一项无形的,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疾病预防、传染病预警的重要性,可吴凡曾一度担忧大家会“好了伤疤忘了痛”。

我上学时的公共卫生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讲了‘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这句话,灾难的烙印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深,但是做得好的时候更应该好好总结。”

吴凡相信,这一次国家下了这么大决心,把公共卫生安全纳入到国家安全的整体框架当中去考虑,她相信会得到很好的改观。

“面对突发事件,提出的策略和措施简单易行,并符合成本效应,这才是公共卫生的最高境界。”吴凡说, 一个好的公共卫生人,应该加强知识体系构建。

如果我们的知识体系构建得更完整、更全面的话,一个疾病达到控制或消灭后,可以触类旁通去从事另外一种疾病的预防,就能够促进人的健康往更高的层面去发展。”

如今吴凡大部分时间在从事医学教育工作,疫情到现在她琢磨最多的是如何培养人才。“从公共卫生实践到医学教育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医、教、研’三位一体结合同行。我希望在学生培养方面能够做一些改革,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公共卫生这个领域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