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娴倩、梁峰双个展》:生漆点睛,再现宋代绝技

2020年10月13日至11月13日,《偶然间:何娴倩、梁峰双个展》在上海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举办,书画家何娴倩与髹漆艺术家梁峰联手,实现了绘画与漆艺之间的对话,再现了我国宋代神奇的“生漆点睛”绝技。展览由中国书画名家乐震文担任策展人,著名古书画鉴定家单国霖任学术主持。

■上海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

■何娴倩(左)与梁峰在展览现场

何娴倩的书画作品《影系列》以独具江南特色的漏窗为重要意象,选取了明清绘画中常见的“窥”的视角,从窗内看窗外,从内室观外庭,蕴藉着内与外,虚与实,意、象相生,动、静结合的传统美学理念,展现出江南庭院的四时之景。正如乐震文先生所评,“园林是实,光影是虚,园林是外在,光影是内在,从外在的自然形态到内在思绪的结合。”

■何娴倩作品

以《醉白八景》为代表的小品,以微观视角,撷取庭院的局部景致,把江南庭院常见的门洞、漏窗作为主体,绘制成景小意酣的小景图式。学术主持单国霖先生在评价何娴倩作品时认为,“透过漏窗,得观景外之景,从而引起无穷的联想和隽永的回味。”

何娴倩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文学硕士。她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研习中国书法,又在书法基础上,探究中国传统绘画。一直以来,何娴倩对于江南园林经典醉白池公园的景致有着难以割舍的熟悉和情感。为了创作,何娴倩还一度把画室搬到了醉白池公园里。 

■何娴倩作品局部

与何娴倩绘画对话展出的,是漆器艺术家梁峰的坛城系列作品,以几案为媒材,展现当代漆画对敦煌艺术的深度探讨。
几案是昔日民间最常见的家具,多年的使用与自然的剥蚀,使其老旧而斑驳。梁峰喜欢用带有年代特色的古旧家具,略加修整,重新髹饰,以他的新“漆”与老“漆”对话,形成一种极具中国文化意味的现代风格。

梁峰的漆画虽然是敦煌题材,却不再局限于斑斓的色彩,他萃取了漆艺、油画和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视觉特色,在传统漆艺向当代审美的转化中,阐述他对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潮、现实生活与理想交互之间的丰富感受。

■梁峰作品

展览特别呈现了何娴倩和梁峰用花鸟画与大漆合作的作品《燕雀图》。单国霖先生表示,历史上曾记载以生漆为材料在绘画中加以运用。现存传世的宋徽宗《柳鸭芦雁图卷》中,白头乌的眼睛很可能是用生漆点睛的。画中白头乌的羽毛部分墨色黝黑,微泛青光,使用的是上等佳墨,而白头乌的眼睛更为黝黑,而且发亮,微微高出纸面,应该是用生漆点睛,使之奕奕生神。

在合作中,何娴倩以国画工笔技法绘制燕雀,梁峰以大漆为燕雀点睛。由于大漆的厚度和本身的质感,使之高出纸面,并像指甲盖一样凸起,和真实眼球的弧度极为相似,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它的自然反光,会跟着光源和人体位置改变而移动调整,如同这只鸟真的看着你一样。

■何娴倩、梁峰合作《燕雀图》

何娴倩与梁峰携手,成功再现宋代“生漆点睛”绝技,他们一方面感叹古人的高超技艺和雅致情趣,另一方面也庆幸通过这次艺术对话,来表达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

偶然间——何娴倩、梁峰双个展

策展人:乐震文

学术主持:单国霖

展览时间:2020年10月13日—11月13日(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上海松江·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 临展厅(上海松江区人民南路645号 醉白池公园内)

主办单位: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上海圣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上海醉白池公园、上海未足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植物诗集、桐道堂、花境美学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詹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