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来不断调整,本周末上演于上海大剧院-《晨钟》,让年轻人“入耳入心”

晨报记者 殷 茵

作为“艺起前行·全国优秀新创舞台剧目上海展演”的压轴剧目,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将于11月28、29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荡气回肠的一声“晨钟”,点燃观众的满腔热血与澎湃激情。

值此演出之际,又恰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休馆翻新,上海歌剧院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联合策划了“‘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雕像陈列”,让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原展厅中的重要展品“南陈北李”雕像首次“走出”一大会址,在上海大剧院作特别展出,“南陈北李” 在剧中李大钊与陈独秀等人的歌声中再次“相会上海”。

四年多来,上海歌剧院与主创团队及各方专家一起,针对《晨钟》的剧本、音乐、舞台呈现等各个方面听取意见、展开探讨,并通过音乐会版、舞台版、巡演版、讲演版等多个版本数十场的演出实践,不断总结、修改打磨。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发布会上,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表示,重新打磨后的《晨钟》更富于戏剧性,不仅故事更加紧凑,情绪和情感也更加饱满。

作曲许舒亚在保留了前稿亮点的同时,对于剧中主要人物,结合各自嗓音条件与声音特质进行了新的书写与打磨,使得全剧音乐的整体感更为鲜明,结构层次更为周全,情绪节奏的张弛起伏也更为有度,“旋律部分,增加了不少振奋人心的合唱,希望通过更有张力的表达,让年轻人入耳入心。”在许舒亚看来,修改后的咏叹调,让主人公在坚持理想与信念之外,更多了人性的一面,“比如就义前的那段唱词,不光是慷慨激昂,也流露出恋恋不舍,让英雄更有血有肉。”

除了音乐,在整体人物故事的塑造上,以诗意的表达来呈现历史的厚重,是整个主创团队不谋而合的设想,“主旋律,要打造成精品而不是宣传品。”导演熊源伟一直相信,只要用心打磨,红色题材也能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和认可,“我们希望挖掘剧本背后的深度,再以贴近当下观众的方式去呈现。”

此外,此番新上演的《晨钟》还根据之前演出实践的经验,邀请多媒体设计丰江舟加入主创团队,对多媒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上海上海”和“相约建党”等多段多媒体投影将焕然一新展现在观众面前,与此同时,调整了部分舞美、道具,在力求更有质感、兼顾历史与当代审美的同时,为演员的舞台调度提供更大的便利。

据悉,在结束两天的演出之后,主创团队与演员们将继续对剧目作出调整,力争在明年的巡演中,以更优质的品相呈现给北京、上海等各地观众,将这份信仰与敬意传递到更多的人,希望晨钟回荡心间,初心使命永存。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