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冠大戏大局已定-基金新一波发行大潮来袭

李锐

就在年度冠军尚未出炉之际,基金新一年的发行大战已经悄然打响。截至12月28日,尽管距离年末还有三个交易日,但基金尤其是权益类基金的冠军归属,基本已是大局已定,农银汇理基金有望成为大赢家。不过,对于基金来说,新一年的发行大战已经打响。

争冠大局已定

几乎没有人想到,年度争冠大戏的最后,农银汇理基金成为大黑马。来自天天基金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按照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计算,权益类基金今年表现抢眼,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超过39%和50%,有42只基金的收益实现翻倍(分类单独计算)。

数据表明,农银汇理旗下三只基金,包揽业绩排名前三甲,成为今年争冠的最大赢家。其中,农银工业4.0混合基金,今年来以163.35%的涨幅,在所有权益类基金中排名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农银新能源主题、农银研究精选,同期涨幅分别为161.97%、151.96%。

目前,排名第四位的基金,同期业绩涨幅为133.12%,与榜首的业绩差距超过3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剩下3个交易日里,其他基金业绩超过农银工业4.0基金,就连理论上的可能性也已不存在。

资料显示,农银汇理“三兄弟”的掌门人,均为基金经理赵诣,全年业绩属于后来居上,从其管理基金的重仓股来看,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和军工等。以农银汇理工业4.0为例,其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赣锋锂业、隆基股份等网红股。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赵诣管理的三只基金,极有可能包揽2020年度权益类基金业绩的前三甲,从而复制广发基金刘格菘2019年创下的辉煌,包揽2020年的冠军、亚军和季军。

新基金发行超3万亿

就在争冠大戏落幕的同时,2020年还是一个基金发行大年。截至12月28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新基金发行,募资总额已经超过3.1万亿元,创下公募基金有史以来的新纪录。更为醒目的是,仅仅在2020年一年,新基金发行总和,已经是过去三年的发行总和,不得不说,2020年确实是基金发行大年。

数据显示,2020年基金规模狂飙,年内合计发行1408只基金,规模逼近3.1万亿,其中包括790只权益类产品(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占新发基金数量的56%;发行总规模达1.74万亿元,占新发基金总规模的57%,其中首募规模达百亿元的新基金多达40只。

而从公司层面来看,汇添富、易方达、南方、鹏华等头部基金公司的新发爆款产品集中,分别收获10只、5只、3只、3只百亿元级爆款基金,募资规模分别达到1587.19亿元、902.39亿元、580.04亿元、559.36亿元。

新年大战一触即发

不过,尽管2020年尚未结束,但新基金发行大战,已经开始打响。数据显示,从12月24日算起,以认购起始日为统计口径,目前有43家基金公司的65只新发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排上了发行档期,其中有46只基金的发行档期是排在2021年元旦后。

具体看,46只新年基金中,有6只基金的募集目标明确定在了100亿份以上,分别是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150亿份)、鹏华汇智优选(120亿份)、广发成长精选(120亿份)、前海开源优质企业(120亿份)、易方达战略新兴产业(100亿份)、富国均衡优选(100亿份)。

而在1月4日,也就是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新基金发行有望迎来第一个新年小高潮。包括梁浩和聂毅翔掌管的鹏华汇智优选、孙迪和郑澄然掌管的广发兴诚等基金,都在这一天开始发售。

此后的1月6日,杜猛领衔的上投摩根远见两年持有、陈宇掌舵的兴全合兴等基金,也会加入发行大军。

后市判断有分歧

对于后市判断,基金经理之间也存在较大分歧。博时基金王增财表示,消费板块热度提升,未来看好科技+消费领域。他指出,从行业角度来看,今年的新能源、白酒、消费、电子这些板块涨幅是比较大的,这其中就有我们经常谈到的消费,比如说白酒、食品饮料这些。当然最近家电还有汽车的涨幅也已经追上来了。他主要关注两大类机会,第一大类机会就是我把它总结为传统优势企业去拥抱变化的机会;第二类机会就是在这些快速成长行业里面能够累积出优势的企业。综合来看,现在比较好的结合点就是消费+科技,无论是同产品创新还是渠道变革上,这个都有科技的力量和因素在这里面,所以消费+科技是一个主要的融合的方向。

同样,上投摩根杜猛表示,重点配置具备长期高成长潜力行业的优质龙头公司,具体而言,新基金将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半导体、软件等泛科技领域,品牌消费以及医药生物行业的投资机会。

而兴全合兴拟任基金经理陈宇表示,短期市场的走向很难判断,作为一个公募基金基金经理更多的时候会从一个更长维度去思考。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陈宇认为从货币环境维度来看并没有市场当前预期的那么糟糕。同时有部分行业在陈宇看来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局面,还有一些通胀品种虽然有一定的涨幅了,但是基本面依旧比较强劲,依旧有着不错的投资机会。

而在12月28日,南方基金的年度投资策略会上,三大首席论道2021年。他们提出:明年债券市场有望重回牛市;权益市场则将出现分化,从今年的全面性牛市转向结构性牛市。

南方基金首席投资官(固定收益)李海鹏认为,2020年中国率先实现了对疫情的控制,并进而率先退出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回归正常中性的货币政策,这也使得债券市场领先出现调整。展望2021年,随着海外经济逐步进入复苏主题,中国的债券市场有望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率先于全球进入牛市。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债市来说也将是长期的、可持续的利好。

南方基金首席投资官(权益)史博以“分化”预判2021年市场,认为权益市场仍有望持续的主题包括:新能源、消费、医药、医疗服务等。南方基金联席首席投资官孙鲁闽建议,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居民的地产类资产有望逐步下降,而金融类资产将逐步上升。对于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的投资者,权益资产是更优的选择。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