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突破“千房千面”瓶颈!徐汇区依托“数字化”转型优化营商环境再出新招

“我们目前有两栋楼宇做租赁,出租率在90%以上。入库徐汇区的‘住所云’后,企业办理注册登记不用再根据房屋类型、布局、产权提供各种各样复杂的材料,只要提交租赁合同1份住所材料就行,对企业来说方便了非常多。”上海东航置业租赁经理施璐雁说。

1月15日上午,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发布了《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营商服务能级的若干措施》。此次推出的营商服务“新5条”,将“数字化”融入市场监管“全领域”,成为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新撬杆”。

打造“住所云”,办理注册登记只需提交1份材料

随着“证照分离”、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规范化表述等一系列简政放权举措的先后推出,注册登记的便利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住所事项一直难以突破。

究其原因,因为房屋的类型多样、布局不一、产权证明错综复杂,根据《上海市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办法》,住所使用证明少则有产权证、租赁合同2份,多则有竣工备案证、平面图、转租合同等十几份,可谓是“千房千面”,很难对住所证明材料标准化、统一化,也为全程电子化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如何既方便企业,又守住风险底线,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在徐汇区“一网通办”现场服务平台上打造的“住所云”,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实践。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主动对接全区商务楼宇、商业综合体、园区等管理方,掌握产权证明信息、企业入驻情况等相关信息,并汇集上传至“住所云”,做到了各类载体“一体一库”。

凡是入驻在“库”内企业,办理注册登记时,仅需提交租赁合同1份住所材料即可,实现了“一库通办”。目前,港汇、东航等首批20幢楼宇、园区已入“库”,已有20余家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正在积极对接区行政服务中心,与公安部门、房管部门联动,尽快将“住所云”打造成为全区住所信息的“数据中台”,实现资源共享、按需使用。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在徐汇区办理120多个行政审批事项,“住所云”内的住所证明材料将无需提交。同时,“住所云”内数据的统一性、规范化的优势,也将破解线下材料标准不一致的难题,将大大加快“一网通办”全程电子化的全面推行。

餐饮企业外,药品、医疗器械也能“视频核查”了

疫情期间,为了解决企业路途往返带来的病毒传染风险、抢回因疫情耽误的时间,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出台了《支持复工复产复市若干措施》,将审批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推出了餐饮企业视频现场核查等新模式、新路子。实施以来,已有近200户餐饮单位享受到这些举措带来的便利。

此次,徐汇区市场监管部门在总结评估餐饮企业视频现场核查的基础上,制定了视频核查规范,制作了供申请人参考的现场核查视频样本,确保标准统一、评判客观,除餐饮企业外,药品、医疗器械领域也可应用,真正让企业感受到上海这座“数字城市”的规范和便利。

“汇商码”再升级,应用场景扩大至企业总部

疫情期间,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承担了全区沿街商铺的疫情防控工作。200余名一线干部,9000多家沿街商铺,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重。为提升工作质效,“汇商码”应运而生,全面归集沿街商铺注册许可、监督检查、疫情防控、消费评价、政策信息等方面数据,形成管理者、经营者、消费者各得所需的应用场景,实现了“一店一码、互动互联、共治共享”。

此次,“汇商码”再升级,将应用场景从沿街商铺扩大至企业总部,开通“一键直通”功能,精准推送惠企政策,收集企业意见建议,用数字技术实现“企有所需,我有所应”。此外,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新要求,拓展应用功能,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疫情防控纳入其中,依托小程序,实现“企业自查、异常预警、监管核查”的全流程数字化监管。

“数字化”手段也为消费纠纷处置的提速增效立下了“汗马功劳”。仅2020年,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接受投诉举报量高达45000余件,同比增长43%。消费者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监管部门联系企业,企业反馈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再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兜兜转转。

徐汇市场监管局引导企业加入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在线消费纠纷解决企业系统,开展“屏对屏”“线对线”的在线调解模式,消费投诉处置“零跑动”、反馈“零接触”。截至目前,徐汇区已有21家企业加入了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2020年投诉处置解决率达84%,时间最短的可实现实时受理、当天反馈。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毛洁表示,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数字化将成为提升营商服务能级的关键之举。下一步,将以数字化的方式,服务区域发展、破解治理难题,助力构建数据驱动、技术赋能的最优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妍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