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沈钦华:立足区域优势,全力推进“五大新城”建设 | 上海两会时间

1月25日上午,上海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专题会议:全力推进“五个新城”建设,重塑城市空间格局。

市政协委员沈钦华的发言题目是立足区域优势,全力推进“五大新城”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要求,大力建设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发挥“五大新城”在上海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五大新城”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十四五”当中城市发展的新动能、培育新的增长力。

一是加强建设新城对外交流的联系网,提升优化空间的新格局。目前,五座新城都已经实现了地铁覆盖,但由于地理位置都较为偏远,除贯穿松江的9号线,仍然缺少可直达市中心的轨道交通线路,各个新城之间的轨道交通线路也没有交集,导致新城之间联系较为薄弱。因此改善交通对降低新城交流至关重要,建议加快推进市郊铁路建设,完善城际高铁建设,连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让上海“五大新城”和主城区以及长三角主要城市实现半小时到一小时互通。

二是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在五大新城中的落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高市郊新城的空间布局。市郊经济整体水平明显落后市区,已经成为制约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高新技术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路径,也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上海五个新城建设可以通过整合科创资源,打造科技产业制高点,成为走出去的最好样板,引进来的前沿阵地。例如华为研发中心落户青浦新城,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青浦区人才汇聚,也赋予了城市更多新的活力,也提升了城市的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

三是“五大新城”要很好的发展,关键在于特殊人才的培养。我这里讲的主要是对五大新城区的特殊人才政策,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上海作为有发展潜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对人才是有吸引力的。但从数据上来看,他们更向往的还是市中心,主要在于市中心资源多、生活方便。五大新城基础设施目前还跟不上,从一定程度上人才吸引力也落后一点。好在昨天龚正市长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开展新城规划建设,集聚一批社会功能定位的产业。希望在人才政策上,向新城区倾斜,更好吸引人才。

四是推进校区、社区、园区三区融合,提升“产学研”一体化水平,让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一体化发展。

五是建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新城,各个新城应该各具特色,比如松江有大学城,嘉定辐射发展汽车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等等。希望在我们未来五到十年当中,上海“1+5”发展战略能有很好的规划。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周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