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档“养老节目”,为何会让市人大代表寄去感谢信?

“当我们收到这份感谢信的时候,真的非常激动,这是对我们节目开播至今一年多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鼓励,收视不好时,我们有过压力,甚至对节目的前路感到迷茫,现在终于有信心了!”《老好的生活》节目制片人陈驰说。

陈驰口中的这份感谢信,来自参与今年“上海两会”的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郑惠强。

今年1月,上海都市频道养老规划类节目《老好的生活》接到了一份特殊的委托:78岁的蔡阿姨在女儿家中养老,女儿却因为母亲的生活怪癖身心俱疲,想把蔡阿姨送去养老院。

采访过程中,节目组细心地发现,蔡阿姨的怪癖事出有因,于是带她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检查。

原来,蔡阿姨得了轻度抑郁症,才会在生活中表现出种种怪癖。原本因“养老”问题几乎支离破碎的家庭,在节目组的帮助下实现了逆转,解决了家庭矛盾,打开了两代人的心结。

节目中轻度抑郁的蔡阿姨并非个例,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早已成为亟待关怀与注重的社会问题。

养老服务如何打破“老”模式,谋求“新”发展?

在今年的“两会”中,郑惠强就建议,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服务,这也和《老好的生活》的节目初衷不谋而合。

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养老”早已不仅仅是老年人面对的问题,更是年轻人的课题,它事关自身的责任担当与社会的长远发展。

依托科技的不断发展,“养老”也不仅仅局限在“衣食住行”的基础阶段,更应与传统之美与智能之新结合起来,社会各行各业齐发力,打造新时代养老模式。

而《老好的生活》的出现,正是一次对国家养老新风向的探索。

节目中,以生活的日常琐碎为切入点,将镜头对准老年人,一方面努力倾听老年人生活中真实的需求,为委托人解决问题,度身定制生活规划方案,另一方面也让大众看到“老年人”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从上至下传递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与呵护,通过一个又一个小故事,勾勒出当代老年人的生活图景。

荧屏上,朱赤丹、蔚兰、东东、阮继凯四位嘉宾主持致力于为委托人解决问题,四人的职能划分也不尽相同:时尚规划、心理疏导、环境改造、情绪调节,从标签中即可看出,节目组对老年人群体的关怀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打破了电视节目的传统套路模式,为节目发展开拓了全新的方向,以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展现出主流媒体应有的人文关怀,更不断提醒着大众:好内容一定源于最真实的生活。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