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全球航运景气指数SMPI》发布,提供全球航运市场景气风向标

2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在线发布《上海交通大学全球航运景气指数SMPI》。

指数显示,2020年3月到2021年1月,全球航运景气指数经历了从正常到热到过热到正常再到热的过程,其中4月景气指数最高,达到54.58。

按月度来看,在2020年1月和2月,由于航运市场常见的季节性因素以及中国国内疫情的影响,全球航运市场略显低迷,但尚处于正常范围。在中国防疫取得阶段性成果进入复工复产的3-4月份,全球疫情尚未进入大流行阶段,航运市场由于石油价格下探,燃油成本降低而进入景气阶段。

但是在进入大流行之后,原本应该在季节性影响下5至10月保持高位的航运市场则持续保持在正常阶段,这一稳定是在集装箱班轮运价后半年飙升、干散货和液态散货运价阶段性低迷、大量船舶闲置和燃油价格低水平四重力量作用下导致的。

该指数由上海交通大学赵一飞团队研发,行业研究院资助,依托董浩云航运与物流研究院这一校级平台实施,提供一个全球航运市场景气状态的风向标。

2020年的新冠疫情大流行令全球海运贸易量下滑超过4%,创下21世纪的最大降幅。但全球航运业各个分市场的表现大相径庭:集装箱班轮市场运价指数在近8个月内涨了3倍,个别航线的运价上涨甚至达到10倍以上;油轮市场运价出现3个月的暴涨后又归于低位;干散货运输市场则持续低迷,“钻石公主”号邮轮14天的隔离及后续的邮轮疫情事件令邮轮市场一蹶不振。

所有这一切,令关注航运市场运行状态的投资人感觉扑朔迷离。需要一个能够全方位反映市场状况的指数来展示航运业的状态和未来的走势。

目前,国际上表征航运市场波动的指数主要是两类:一是以波罗的海交易所运价指数系列,其代表性指数即众所周知的干散货运价指数;二是以克拉克森航运数据库发布的Clarksea Indices系列的“挣钱指数”。

上海交通大学赵一飞团队在对全球各类航运指数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要了解全球航运市场的景气状况,还需要借助景气指数。

赵一飞研究团队借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景气指数模型,针对全球航运市场,按照“先行、一致、滞后”的类别,设计了相应的景气指数模型和算法,计算出SMPI的合成指数(composite )和扩散指数(diffusion),并以月为时间单位,计算出了2014年1月到2020年12月的SMPI的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航运景气指数(SMPI)由先行指标、一致指标、滞后指标构成,表现为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是一个指数系列。

l  先行指标包括全球贸易量(粮食、煤炭、原油、铁矿石、制成品)、原油期货价格(布伦特、阿拉伯轻质油)和远期运价(FFA)。

l  一致指标包括当期海运量(粮食、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即期运价(BPI、BCI、BHI、CTRI和BDTI)和即期燃油价格(新加坡和鹿特丹的380CST以及MGO)。

l  滞后指标包括现有船队运力(集装箱船、干散货船和油轮)、新签造船订单量(集装箱船、干散货船和油轮)和闲置船舶运力(集装箱船、干散货船和油轮)。

全球航运景气指数(SMPI)的数据来源全部是客观的公开数据库的数据。这些数据库主要包括: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克拉克森的SIN、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等。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