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猛进,财产险失速-上市险企“开门红”呈两极分化

见习记者 杨晓东

上市险企2021年保费成绩单逐一浮出水面。2月23日,五大上市险企均已发布2021年首月保费收入公告,记者梳理获悉,五巨头合计原保费收入超5600亿元,同比增长6.26%。其中,人身险增速近一成,而财险保费微降2.87%略显颓势,产寿险呈现“冰火两重天”。

寿险业务高歌猛进

2021年1月,中国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13.13%;太保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65.22亿元,同比增长8.79%;太平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368.65亿元,同比增长3.87%;人保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58.18亿元,同比增长3.9%;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46.3亿元,同比增长12.78%。

整体而言,上市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开门红”可圈可点。这与2021年“开门红”启动早、力度大,又叠加新老重疾险切换等政策因素,不无关系。在中国平安2020年三季度业绩交流电话会议上,中国平安联席CEO兼CFO姚波坦言,中国平安对2021年“开门红”的准备和重视度都有所提升。

其中,太保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65.22亿元,同比增长8.79%,为其2018年12月以来最高单月增速。

根据中国太保发布的数据,太保寿险首月标保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首月新保期交规模在六家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38家分公司全部实现新保期交正增长,30家分公司实现标保正增长,25家分公司达成首月进度目标。在营销队伍中,首月新生代队伍保持稳定,核心人力同比增长12.9%,顶尖绩优同比增长超160%。此外,首月绩优人力占比达22%。

平安寿险是唯一一家1月份原保费增速为负数的上市系寿险公司,其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约991.9亿元,同比下降约5.2%。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深入分析其数据后,亮点也很突出。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表示,平安寿险1月份保费总收入下降主要是因为续期保费收入较低,一方面,其此前销售的期限较短的“开门红”。

新政推动作用明显

在行业人士看来,寿险“开门红”一片飘红,甚至超出预期,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今年的“开门红” 开启时间更早。2020年,尤其是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各家保险公司传统展业模式受到冲击,迫使保险公司放弃过去两年的‘淡化开门红’理念,积极布局2021,提前开启‘开门红’,希冀扭转2020年低迷态势。

例如,太保寿险“开门红”提前1个月,于2020年9月便开始“开门红”产品预售,并于10月1日上市公司2021年首款“开门红”产品–鑫享事诚(庆典版);中国人寿紧随其后,于2020年10月20日上市2021年首款“开门红”产品–鑫耀东方定期年金;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新华新华人寿虽然于11月中下旬才启动“开门红”,但也比往年提前半个月推出了2021“开门红”产品–新华惠金生年金险。

二是新重疾定义政策的推动。2020年11月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发布《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要求所有重疾险产品在2021年2月1日前停售。

国盛证券分析称,“从当前已上线的新重疾产品看,大公司整体在提升保障、降低价格、附加健康管理服务,而中小公司整体价格有0-20%的提升,保障没有明显增加,大多数产品在部分保障上还有减少,此外定期重疾、纯消费型重疾供给明显下降。”

“保险购买是典型的刺激和事件驱动行为,新旧重疾产品的更替在即,各家公司对旧重疾产品停售以及新重疾产品涨价的渲染,都刺激这消费者的神经。”一位保险行业人士表示。

信保车险拖财险后腿

与人身险高歌猛进形成对比的,是财产险板块的低迷表现。2021年首月,上市险企财产险保费合计1020.59亿元,同比微降2.87%。

为何财产险年初业绩表现低迷?这主要是来自于车险业务和信保业务的“拖后腿”作用。以人保财险为例,其1月车险保费仅240.9亿元,同比大降11.4%,降幅超出一成。与此同时,该公司信用保险业务急剧萎缩,1月保费收入仅2.62亿元,同比大降84.2%。

此外,今年1月份,人保财险的信保业务继续大幅缩减,取得保费收入2.62亿元,同比下降84.2%。业内人士认为,上市系财险公司信保业务的大幅下降,既有险企主动缩减信保业务规模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小贷监管趋严等。

“预计2021年车险市场保费增速将持续承压,车险承保端压力突出,在此背景下,预计各公司将积极拓展非车险业务,后续非车险业务增速将持续保持在10%以上,不同公司对非车险业务的经营管控能力将是能否胜出的关键。”招商证券郑积沙团队在研报中指出。

对车险和信保业务的“大跳水”现象,行业人士表示,一方面,车险综改影响持续释放。根据乘联会数据披露,2021年1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25.7%,尽管新车销量大幅增长,但车险保费受制于车险综改的车均保费下降承受较大压力。另一方面,信用保证险出清影响预计进入最后一年。该人士预计车险和信用险增速压力将延续全年,且随着赔付情况的出现综合成本率压力将逐渐显现。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杨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