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之子走进徐汇校园,追忆往事,和大中小学生共同探讨信仰的力量

“唯教育事业是万古长青的,这是父亲常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对教育始终如一的态度。”

4月23日,陈望道之子、复旦大学陈振新教授在徐汇区中国中学为大家讲述《共产党宣言》诞生背后的更多故事。

陈望道先生1920年3月翻译了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他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也是复旦大学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

“建党的需要,救国的需要,这就是当时所以要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时代背景。就在此时,年仅29岁的陈望道,在义乌分水塘村住宅旁那间破旧的柴房里,把《共产党宣言》一字一句变成了中国的方块文字。”

陈教授介绍,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岁月里。为了能避开各种干扰静下心来译书,望道先生躲进了离住宅不远处的柴屋内。因为译书经常要熬夜,没几天望道先生就瘦了不少。有一次,他母亲特地包了粽子,配了些家乡特产红糖,送给他补补身体。过了一会,陈母在屋外问道:“是不是还要加点糖?”就听望道先生说:“够甜,够甜了!”等到陈母再进去收拾碗碟的时候,看到望道先生满嘴都是黑乎乎的,原来他把砚台里的墨汁当红糖蘸着粽子给吃了!

这些《共产党宣言》背后更多的动人细节,让在场的青年学子感悟到当年中国青年无畏探索解救中国的真理的精神,受到了很深的情感触动。

徐汇区的大中小学生也走到台前,分别从自己的年龄视角向陈振新教授提出问题,共同探讨信仰的力量。

“爱读书,勤实践;热爱教育,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这是陈教授在回答学生代表的问题时提到的几个关键词。

在陈教授看来,这些是父亲陈望道身上最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品质。对家人来说,陈望道留下的最重要的财富,就是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孩子信任、宽容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我的父亲小时候很爱读书,也利用空余时间参加田间劳动学到很多新知识,还学武术锻炼身体。”

在陈教授回忆中,父亲尽管很忙,没时间管孩子,但他的言行让他一辈子都受用。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才到上海。由于听不懂普通话和上海话,刚开始上学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父亲拿到第一年期末的成绩报告单,并没有责怪我,而是在成绩单的家长意见一栏写下了三句话:新从乡间来,语言尚存生疏,稍久当有进步。“

陈教授说,父亲写下这三句话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还盖上了红印章,非常郑重其事。对他来说,成绩不好,父亲没有责怪,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这是对他最大的鼓励,也影响他今后的人生。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队员现场还与陈教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代”的对话。

他期望,生活在当今时代的青年一代,能够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更多地去思考如何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在活动现场还正式发布并启动了徐汇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七个一”系列活动,包含一节红色党课、一次红色走访、一场红色报告、一次红色感悟、一首红色歌、一份红色作品、一场红色展演,旨在进一步引导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