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馆里玩踏浪!临港海边举办的这个当代艺术展,用艺术诠释“液态”

在美术馆里听潮汐玩踏浪,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液态——2021上海当代艺术展”即日起至12月19日在临港当代美术馆举办。

展览上,徐跋骋的新媒体作品《潮汐》,借助最新现代科技,营造出大海潮汐时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观。让观众在美术馆里,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能量。

为何用艺术手法聚焦“液态” ?

本次展览邀请了方凯、冯且、石至莹、史怡然、刘建华、朱玺、杨牧石、沈烈毅、林清、林森、庞海龙、赵舒燕、夏存、秦修平、徐跋骋、徐增英、曾臻、漆澜、薛超、Nici Jost(瑞士)等20位国内外知名且活跃的当代艺术家,共带来58件(组)作品。

冯且《物流11#—嵌入Ⅱ》 装置 2021

夏存《吊灯》 综合材料120×70 2017

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数字媒体等多种手段,以他们各自擅长的媒介和艺术语言,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方法、思维以及形象,对“液态”这个主题进行了多元化、立体性的阐释。

展览由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担任策展人,临港当代美术馆张雯担任助理策展人。

策展人傅军

傅军表示,“当下正处于一个高速流动的不确定年代,一切都充满着变量。这里借‘液态’来隐喻当今人类的一种境况,也是对临港这样一个新兴的、正在形塑过程中的海滨城市的形象比喻,还是对不断建构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一种深刻体悟。”

在她看来,流动性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实,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液态”的世界里。在连续变化的‘流动性’状况下,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状况,这种转变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变迁和精神动荡。”

对“液态”进行多元化阐释

面对流动性过剩的社会现实和可塑性极强的海滨城市,当代艺术如何来回应这样的时代关切和地域特性?

有些艺术家用形象直观的视觉语言,让观众第一时间体验“液态”带来的视觉和感观刺激;也有借助虚拟世界的观看视角来思考现实中遭遇的问题;还有采用意象化和隐喻性方式对“液态”进行了独特的阐释。

展览现场

薛超的新媒体《液态——致敬维奥拉》,从人在一个超时空和超维度状态下与液态发生碰撞和融合,隐喻当下的流动鲜活与未定的变化可能带来的新的生机。

沈烈毅的作品《行月》,利用固体亚克力材料打磨出的镜面反光效果,来表现水的波光潋滟,制造出类似水墨的效果。

他的另一件装置艺术作品《舍》,通过手的体温将坚硬的硬币渐渐溶化成液体,既有很强的互动和参与性,更有着丰富的象征寓意。

石至莹《海浪3》 130X200cm 布面油画 2021

石至莹的《海浪》通过极其简练和纯粹的绘画语言,勾勒出海浪的无常与空灵。她对海浪的描绘既是明晰的,也是节制的,处在某种稍纵即逝的易变状态,涌动着一种源源不断的活力。

庞海龙《我们的未来会好吗?》 材料:微信朋友圈、灰尘、二维码、墙面等 2021

庞海龙的作品,选择了灰尘这种特殊的物质材料。这件作品结合了当下中国最为活跃的社交网络平台微信,试图连接人与人之间对未来可能性的探讨。

徐增英《秀》套色木刻60x45cm 2012 

徐增英的作品,用木刻线条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律动感和晃动感,与人体的曲线构成某种和谐的旋律,他以这样形象化的绘画语言来指代时尚的流变。

赵舒燕 《头颅上的白色2 》80x60cm 2014年 布面油画

朱玺、曾臻、冯且、史怡然、林清等艺术家,选择了以一种超现实的科幻感来表现。他们的作品,用流动性的时间维度,串连起一条过去、当下和未来之河。

林清《操作台-25》布面丙烯  90x120cm  2021

展览中,“液态”所指的范畴涉及到物质、时间、空间、社会环境、思想意识等多个层面。

策展人傅军表示,在不确定的年代,面对纷乱的生活,我们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当代艺术的价值就在于,除了引发观众的内心共鸣和精神共振之外,还能像液态组织一样,引导观众不断打开边界,不断突破思维的局限,不断进行自我的建构和形塑,从面提升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与反思。”

当代艺术回应时代关切和地域特性

临港当代美术馆自2016年开馆以来,已为临港新片区呈现了近五十场展览和超百场公共教育,努力为临港新片区打造“世界海岸,未来之城”的大文化品牌添砖加瓦。傅军策展的“上海当代艺术展”,也在这里迎来第四届。

本次展览主题“液态”基于临港新片区的地域特质和发展现状提出,其中两件参展作品更是应这次展览之邀而展开的具有在地性特征的针对性创作。

展览现场

与展览同步,还举办了一场“液态——中国当代艺术的在地性实践”学术研讨会。

艺术家沈烈毅分享了数件他曾参与的公共艺术进社区案例。他指出,一方面,公共艺术能够提高公众审美、增强社区活力、连接社交需求;另一方面,当理论付诸实践,诗意的构想投射进现实场景,面对审美距离的拉近和科技对生活带来的变化,在地创作有时不可避免是需要“妥协”。“艺术落地在社区会遇到的矛盾、如何寻找公共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平衡,需要思考。”

艺术家庞海龙认为,公共艺术不同于美术馆内展览的艺术品,“它们既可以创造艺术与生活的连贯性,赋能生活;也能介入日常,让观众走入作品内部,抹平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还能回应空间,延伸环境,将生活艺术化,形成新的语境。”

在艺术家史怡然看来,基于田野调查而勾画出的“乌托邦”,并不等同于在地创作,“想要避免在凝视中将地域本身客体化,就需要抛弃精英化的视角,切切实实生活在当地。”

本次展览由上海临港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宸资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临港当代美术馆承办。据悉,展览将举办至12月19日。

此外,瑞士艺术家Nici Jost围绕粉色研究而展开的系列作品,作为展览分展在临港新片区滴水·湖光公益文化空间内展出。

题头图:沈烈毅作品《行月》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