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伟、王一博、周迅还来了上海此地取景,建筑背后是一位爱国商人的传奇故事,爱因斯坦也来吃过饭

谍战片电影《无名》在江阴街取景拍摄

最近,位于上海南市老城厢的江阴街突然成了网红打卡地。原来,由梁朝伟、王一博、周迅等人主演的谍战片电影《无名》近期在江阴街取景拍摄,剧组提前在老房子外面做了一番改造,门面道具也按照民国时代的上海滩装饰,吸引了很多上海市民前去打卡拍照(见本报之前报道)。

梁朝伟、王一博、周迅等三位主要演员

最近这段时间,趁着天气好,上海画家蔡震和她先生特意走了一趟,与其他市民不同的是,除了江阴街,蔡震还去了梓园和金家坊。原来,位于乔家路的梓园旧址和老西门的金家坊也有电影场景搭建,但这个情况很多市民并不清楚。

一间间、一栋栋有着真实色彩的老房子

蔡震是水彩艺术画家,她告诉记者,自己是12月1日去的乔家路梓园,在12月6日去的江阴街,在今天(12月7日)去的金家坊:

昨天我们去江阴街的时候,不知这个地方具体在河南路的哪一边,然后跟着前面背微单的人走,看到了前面人很多,便知道就是这里了。远远望过去,都是拍照片的人,很多人都是有备而来,有的人穿着旗袍,想在这条搭起的“民国风”街景里来一次穿越时光,回味一下老上海。

拍照打卡的市民很多,让画家几乎找不到一个最佳拍摄点

阳光正好,远远望过去,三个拍电影的缆车,以为是墙绘。

这张是画家拍的比较喜欢的一张,如果没有背后的那些高楼,真的很像以前市中心的一些老房子
从搭建场景的江阴街走过的路人
图片中这位像不像店里的老板?
画家比较喜欢拍人少的场景,所以店招只能拍成斜的

作为水彩艺术画家,蔡震凭着对老房子的热爱和独到的眼光,她画下了几百幅上海历史保护建筑以及老房子和老弄堂,如今她的很多画已被国内外建筑爱好者和艺术人士收藏。作为从小在老房子长大的上海人,蔡震告诉记者:

在那里驻足欣赏,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民国时代的上海滩,走进了旧时光。曾经姹紫嫣红,曾经繁华,也曾经经历风雨,尽管我们不是那里的住客,但还是似曾熟悉,那里有老上海过去的痕迹,也有着我们父母辈生活的足迹。

我想,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随着城市更新,一些老建筑消失了,给我们心里留下了些许的遗憾。一间间、一栋栋有着真实色彩的老房子,是心里的一种情怀和情结。所以无论是乔家路,还是江阴街,希望能多留下一些珍贵的“老地方”“老记忆”“老场景”,不要一键删除和记忆归零。

蔡震拍摄的照片与她画笔下的金家坊(下图为手绘作品)

蔡震今天下午在现场与记者连线,他告诉记者:

当初我金家坊去了很多次,包括第一张飞飞烟杂店(见上图插画部分)还认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现在,金家坊里面除了居委尚在办公,已经很少有居民居住了,但搭建的场景从字体来看,属于1990年代了,和电影《无名》场景年代不一样,我问过做场景的人,他们回答也不知道。

蔡震拍摄的金家坊现场照片

乔家路这栋百年老建筑住了一位爱国商人

资深报人、上海作家、新闻学教授倪祖敏出生于乔家路,资深报人、作为土生土长的乔家路人,倪祖敏今天下午告诉记者,其实最近两年,很多剧组都来乔家路拍摄取景,但是大多数上海市民并不知情,即便是这次江阴街因为电影《无名》成了网红打卡地,很多市民对乔家路还是了解甚少。其实,作为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街区,乔家路有着大量的历史建筑和璀璨人文,堪称是上海老城厢的一部缩影图。

乔家路梓园附近同样有些门头做了电影场景(蔡震拍摄)

说起梓园,很多年轻的上海市民已经不太了解了,但这栋建筑大有来头,里面包含着一位爱国商人王一亭的传奇故事。梓园是王一亭长期的居住地,王一亭生于上海周浦,他不仅是辛亥革命的功臣,还是造诣深厚的海派书画大家,与吴昌硕并尊为“海上双璧”,而且在金融、工商、教育、佛学、外交等诸多方面都颇有作为,尤其在慈善方面更是贡献巨大,曾以亿元巨资投身慈善事业,被誉为“民国慈善第一人”的美誉。

梓园俯拍照摄于2001年

王一亭最早住在药局弄36号,现在的梓园是他在1918年购置下来的,与王一亭原有居住的房子连通成一片。所以,现在把乔家路113号称为“梓园”的前门,而药局弄36号则是后门。梓园原名“王立德堂”。因为这个花园是王家的,所以附近的居民又叫它“王家花园”。史载,1922年11月13日,王一亭在园内设家宴招待途径上海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夫妇一行(见下图)。在1922年11月14日爱因斯坦本人写的亲笔日记里,记载了他本人当日发生的事情经过:

然后,与稻垣夫妇驱车穿过迷宫般的黑暗街道去一位富裕的画家家里吃中餐晚饭(注:王一亭的家中)。房子外墙高冷,外面黑暗。里面,节日般灯火通明的走廊环绕着浪漫的带有如画般池塘和花园的庭院。走廊里装饰着主人所作的精彩真画,以及精心搜集的有年代的艺术品。晚饭之前,所有参加晚宴的人合影留念……

爱因斯坦一行在王一亭家中合影留念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时,王一亭组织义卖赈灾,将义卖书画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日本有关方面,因此,日方为表彰他对中日关系作出的贡献,特派日本建筑师来上海在园里造了一个外观不中不西,一副日本式样子的楼房。那时,因内有一棵百年梓树,故将“王立德堂”改称为“梓园”。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是时,梓园遭日本侵略者抢劫毁坏。如今的梓园遗址内尚存一幢塔式楼房,一座两层佛阁和北面的一长排佛堂平房。

蔡震拍摄的照片与她画笔下的梓园(图右为手绘作品)

倪祖敏认为,过去,人们都只关注梓园这幢建筑,却忽视了王一亭是一个爱憎分明的爱国商人。曾有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认为王一亭靠与日本人做生意起家,长期任日商买办,是个汉奸。其实,事情并非外界所说。“九一八”事变后,王一亭曾以满腔的义愤和爱国的激情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抗战期间,日本人试图迫使他出任伪职,但被他拒绝,出走香港,显示了一个中国人的骨气。1938年11月13日,王一亭病故于上海住所。

《无名》讲述的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汪伪政府跟随日本对英美宣战,日本象征性占领上海全境。随着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中国抗战形势也因此完全改变。中共地下党员冒险送出情报,破坏日蒋媾和,维护民族利益。至于为什么选择在梓园拍摄,是不是与王一亭这段传奇历史和老建筑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或许,这要去问问电影《无名》剧组了吧?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严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