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架桥 向未来 | 晨报评论

50年前的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夫人飞抵上海,而后由上海飞往北京,结束在京访问后,尼克松在周恩来总理陪同下又抵达上海,这趟破冰之旅的成果就是在上海正式发布的中美《联合公报》,简称《上海公报》。

尼克松在上海的即席讲话中说:我们(中美)要建造一座跨越16000英里和22年敌对情绪的桥梁,公报就是搭起这座通向未来的桥梁。

为未来架一座桥,桥梁就是双方努力寻找的共同利益和理念。公报指出,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举行宴会,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夫人。这是宾主步入宴会厅。

走过半个世纪,这些掷地有声的共识不应被忘记。50年风雨兼程,中美关系的稳定也一直在共同利益和尽可能都接受的理念框架下探索和行进。在克林顿政府推动的中美“战略伙伴关系”之上,中方添加过“建设性”的前缀。在9·11后的反恐合作中,小布什政府一改对中国“战略竞争者”的认知,而是以“建设性、合作的、坦诚的”这三个形容词界定与一个变化中的中国建立良好关系的可能。而今天,拜登政府从“竞争-合作-对抗”的对华政策三分法中走出来,挖空心思想出了一个“负责任的竞争”。

利益决定着关系,理念指导着实践,但当利益和理念的差异“乱花渐欲迷人眼”,更能为我们提供参考的是历史的经验。中美总是在强调合作中各自发展得更好,而在强调竞争时往往会共伤元气,竞争过后殊途同归,又是合作这根主轴平衡着两艘巨轮的航行,强调合作共赢是中方的一贯主张。责任当然是要强调的,既办好各自国内的事情,又承担起应尽的国际责任,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就是中方对“责任”二字的理解。我们应当对“责任”怀有更高远的认知,才能够真正意义上重建共识的护栏。我们应当推动合作共赢,才能够向未来再次搭起一座巍峨的桥梁。

为增进共识,两国间必须完善毛细血管似的友好交往缓冲带,上海始终在其中发挥着特殊的韧性。中美建交之后,赴美学习和工作的上海人越来越多,架起民众与民众的桥梁。旧金山与上海结成中美第一对友好城市,架起城市与城市的桥梁。

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中美的社会制度虽然不同,但是,50年的发展历程足以证明求同存异的可贵。50年前,尼克松曾经握住毛泽东的手说,“我们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今天,我们何不再次架起桥,向着更远的未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顾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