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逸舟谈 | 春风吹醒了大地,世界却是冰火两重天!

春风送暖,大地复苏,气温开始回升,俄乌边境的冻土也开始变软,硝烟却随之而来。春风送暖,送不走人们对冰雪的眷恋,一场体育盛会仍方兴未艾,北京冬奥会过后是冬残奥会,各国运动员和观众享受着冰雪场上的竞技,也在感受周全的服务和中国的笑颜。春风送暖,送来50年前历史的瞬间,那是对中美签订第一个联合公报的纪念,也是尼克松访华与中美破冰之后半个世纪的变迁。春风送暖,暖意吹进了谁的心田?我们如何看待脚下这片年轻而又古老的土地,如何看待眼前这个冰火两重天的世界?

 《顾问》本期访谈嘉宾: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王逸舟

 

冰雪盛会:冬奥里的中国

 

顾问:回首二月,最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无疑是北京冬奥,从开幕式上别具一格的中式美学,到赛程期间源源不断的欢乐、精彩和感动,中国人对冰雪运动寄予的热情前所未有,如果说冬奥会是一面镜子、一扇窗户、一个侧面,世界从中看见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相比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我们又有了多大的进步?

王逸舟:2008年奥运会举办前也曾让人提心吊胆,因为那年有汶川地震,前半年人们很不确定,但事后盘点,不仅奥运会本身被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誉为“无与伦比”,而且奥运对中国的崛起,对中国的国际影响,特别是对我们从一个新兴国家走向世界中心舞台的转变,起了极大的作用,后来,中国外交也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为我们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全球性战略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这次冬奥会跟当时的奥运会有些相似,也有些不同,相通之处在于,它也是中国释放给世界的一个信号。在持续两年的新冠疫情的阴影下,中国举办了一届成功的冬奥会,它的效果比去年的东京奥运会要好,科技含量也更高,整个过程安排得更加严谨,让国际奥委会非常满意。

我想用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去观察冬奥会,在“金字塔”的塔尖,是通过传媒影像呈现出来的高科技,包括酷炫的跑道、猎豹摄像机、精准的扫雪除雪设备、奥运村的先进设施。从头到尾,没有出现大的事故,也没有出现不愉快的杂音。中国冰雪健儿的优异表现让我们的金牌总数进入三甲,凡此种种,也让外界看到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

在“金字塔”的主干部分和它的底部,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志愿者的服务。2008年被称为是中国志愿者元年,那一年不仅是奥运会,在汶川地震中,更是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救助灾民,帮助灾后重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对中国来说,一道新鲜耀眼的社会光彩开始出现。过去人们觉得救灾更多是国家、政府、军队的事情,但是,在大灾大难中,人们发现,社会普通人特别是志愿者体现出来的忘我和助人的精神,就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走向更加健康开放的重要标准。今年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以说是我们志愿者更成熟、志愿者精神发扬得更好的见证。各国代表团的运动员、官员、记者,远在海外的电视机镜头前的观众,都看到了中国志愿者的笑脸,看到他们无微不至的服务质量,留下了不少温暖人心的故事,这些都是中国社会成长进步的标志。

很多外国运动员和外国观众过去对中国有一些歪曲的认识,可是,当他们看到志愿者的服务,他们心头的冰雪一下子就被融化了,这种力量比任何外宣都有效,它就是最好的公共外交。这也带给我们一个启示:展示中国的可亲、可敬、可爱,不仅要靠政府,更要靠我们的社会,靠青年人,靠那些懂语言、懂服务、有专业能力的志愿者,靠普通人的笑脸。

2008年那会儿,当你爬上香山香炉峰,往首钢那边举目望去,天空灰蒙蒙的,钢铁厂还在冒烟,现在,那片区域已经变成一个冰雪运动中心,曾经的高脚架变成了跳台,曾经的钢铁怪兽变成了展览区和游乐园,这里成了北京文创娱乐的副中心。3亿中国人尝试冰雪运动,观看冬奥会的观众超过6亿。冰雪运动设施的完善其实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中国人原来的GDP是比较粗放的含量,现在越来越朝着高端精致的方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是通过这些重大的国际展览和赛事,让更多中国城市的生活变得美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上了新台阶。

当然,事物没有十全十美,冬奥会也不例外。为了疫情防控,冬奥会只能采取闭环的管理。很多运动员就抱怨不能游览故宫、长城,无法接触普通民众,有些媒体甚至渲染中国搞封锁政策,他们说,中国只爱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但任何社会都应该是光怪陆离的,我们更应该看到它的全部。客观地讲,中国是个超大社会,无论是对域外的那一双双眼睛还是对我们自身来讲,要看懂中国,既需要望远镜,也需要显微镜,更需要多棱镜。看到它高科技、高质量、热心肠的一面,也看到它存在不足、有待改进的另一面。透过多棱镜看中国,外国人对中国就可以少一点神秘感,我们自己对这个国家的认知也可以少一些困惑。如果只看到先进、周全的一面,对我们在国际上的作为也未必是件好事,因为相应的对外援助以及我们在国际组织中承担的责任义务也有可能会承受一份额外的压力。

我记得08年前后曾经听到一位领导同志讲,他当时陪同基辛格博士参观我国西部的某个省,发现当地连马桶都没有,上厕所只能蹲坑,这给基辛格留下强烈的印象,基辛格后来说中国是一个内部极其不同的巨大国家。后来,这位领导人安排中美战略对话,又带着外国友人到贵州去,看到另一个层面的中国,看到中国面临的自身发展的挑战,我觉得这其实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方式。

 

冰消战火燃:祸不单行的世界

 

顾问:二月下旬以来,俄乌冲突急剧恶化,到现在也没有止步。事态的演进很难预测,但是,它的影响究竟会有多深远?可否从短中长三个时间维度去衡量?

王逸舟:短期来看,我觉得它会造成大量难民,带来整个俄乌地区热点叠加和不稳定,使其成为全球最热、最严峻的地区。我去过基辅,它过去是很漂亮的城市,被誉为“欧洲粮仓”,现在可以想象,且不说民不聊生,就是很多重要的古迹和建筑被战火焚毁也让人痛心,尤其是难民预计会有数十万甚至更多。战争对谁都不利,未来如何防止此类冲突的发生,是国际关系中一个巨大的未决的课题。二战以来第一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争是1993年至1995年的波黑冲突,世纪之交的科索沃战争是第二场,新世纪以来又有俄格战争、克里米亚危机,这一次俄乌冲突可以说是范围最大、影响最广的,这也提醒我们,战争并没有远去。

中期来看,令人担心的是全球经济的脆弱复苏会受到严重的阻碍。金融动荡包括油价、金价、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除此之外,还有粮食供应危机。全球航空业、旅游业、航运业的复苏势头也会遭受重创,未来几年都难恢复元气。经历了两年的天灾(疫情)之后,现在又碰到人祸,真的是祸不单行!

长期来看,最大的变数就是在政治外交领域,也就是在国际结构上出现了深刻的演变。欧洲可能重新成为全球高危地带,成为全球热点的聚焦地区,成为军备竞赛的主要区域。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中东被认为是第一高危地带,其次是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地区被看作全球军备竞赛最严重的地区,但在俄乌冲突过后,我们就不敢这么断言了。

大国竞争的主要对立方是谁?过去有段时间人们说,苏联解体了,俄罗斯衰败了,中国崛起了,中美矛盾成为全球战略竞争最主要的矛盾,现在是不是还可以这么说?也不太确定了。过去,关于中美之间是不是新冷战,大家有很多争论,因为它跟过去的冷战不一样,可是,这次俄乌冲突背后的美俄对立、俄欧对峙又仿佛出现了新的冷战格局。短期的热战以及热战过后的营垒对峙,犹如冷战阴影的回光返照,让冷战的幽灵重新在欧洲大陆徘徊,可能会对世界产生强烈的冲击波。

对中国人来说,这个时候一定要谨言慎行,事态的演变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切忌匆忙选择敌我,希望某些过于急躁的网友的言论和建议不要对我们的外交部门和决策部门产生影响,不要绑架中国来之不易的发展格局。中国的文化有一个特点,我们的战略传统跟欧美不一样的是,欧美国家包括俄罗斯倾向于先发制人、主动出击,但中国文化、中国战略、中国传统兵法更强调后发制人,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我们一旦动起来就要行稳致远,不为外界所干扰,不被外部事态轻易带节奏。国际关系和外交的研究领域也有一种新的前沿理论,不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整个宇宙,都有某种天然的不确定,就像量子力学中所谓的多种力的组合,我们要把不确定作为常态,切不可把话说满。

 

破冰50年:不是滋味的美国

 

顾问:50年前,中美破冰,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50年后,中国珍视当年破冰的精神,美国却对破冰只字不提,任由两国关系再次结起坚冰。当下的美国在等待什么样的时机?

王逸舟:50年前,基辛格博士、尼克松总统开启了对华交往的大门,毛主席、周总理借乒乓外交以及之前的一些谈判平台,启动了与美的接触。如你所说,近期在回首这50年的时候,中美两国官方的反应截然不同,我们这边王毅国务委员讲话,学术界开各种研讨会,官方也很重视,但是,美方基本上没有官方层面的纪念活动,有记者就此事问起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对方也只是漠然的回应。为什么在中美交往半个世纪形成如此紧密的经贸联系之后,两国的反应却如此不同?原因很简单。50年来,中国人觉得跟美国的接触交往对我们的发展总体上是积极和有利的,我们愿意看到中美关系秉持接触的精神、协商的精神、求同存异的精神继续发展下去。而美方现在是觉得吃亏了,觉得50年来中国从一个他们觉得很弱的国家,变成了国际舞台上一个对美国有着强大挑战力和震撼力的国家,美国人心里打翻了五味瓶,他们不愿意回首。

为了维持霸权,最近几年,美国一直想把中国塑造为“敌人”。美国人寻找“敌人”是有传统的,但中国就是不接招,我们不想打冷战。而俄乌这场冲突对美国来说是百分百地应验了他们对“敌人”和“魔鬼”的各种假设,俄罗斯这样一个对手刚好成了他们一心想要塑造的有可能帮助美国重振雄风的“敌人”。所以,很多美国公众对俄乌冲突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美国的政客和外交界就像是打了强心针,异常兴奋,美国军工集团,美国的决策者可以说是兴高采烈,他们不遗余力地推动盟友帮助乌克兰挺住第一波打击,想把俄罗斯“北极熊”逼到绝境。美国总统和白宫新闻秘书、国务院发言人看上去是在表达对乌克兰的同情,心里面却是狂喜的。推动俄乌冲突不仅符合军工集团的利益,同时也能抑制德、法这些“老欧洲”国家对美国的离心倾向。

但是,俄乌冲突是否真的给美国送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期,恐怕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因为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过去的美国,它最重要的软肋是国内。随着中期选举的临近,特朗普的人马很快就要杀回来,美国政坛的乱象迟早会演化为一些重大的事件,拜登和民主党政府需要俄罗斯这种狠角色,也需要这场战争。但是,俄乌冲突能挽回美国的中长期颓势吗?我是有点怀疑的。尽管乌克兰重大危机背后的主角和操盘者是美国,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单向度地去判断拜登的胜算,而是要看到方方面面,包括中期选举以及经济金融股市的不确定性。

国际格局处在大变局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保持自身的定力。对中国来说,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在外交上能够让周边保持稳定很重要,调动、团结、说服多数国家促和止战对我们是有利的。其实,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的国家是少数,比如印度这次的态度就跟西方不太一样,巴西、格鲁吉亚、塞尔维亚、多数阿拉伯国家也没有那么高调,非洲国家、拉美国家也都很谨慎。我们看待变化的时候,要把眼界打得开一点,创造性介入、建设性作用需要更广阔的视角。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顾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