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秦怡生前最后一部大银幕主演作品,她在艺术上永不止步

今天,我们痛心地送别了“人民艺术家”“最美奋斗者”、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

秦怡生前的最后一部大银幕主演作品,是由她出品、编剧并主演的电影《青海湖畔》,影片在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首映。

当时,对于这部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作品,秦怡不仅以94岁高龄,跨年龄段演绎了60岁人物的“情感戏”,更亲自撰写剧本并克服恶劣条件赴青藏高原实地完成拍摄。

《青海湖畔》以女主人公梅欣怡的回忆串起长达30年的故事,描绘了女气象工程师梅欣怡充满坎坷的一生。

当时,秦怡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漫长演艺生涯而她一直总想再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于是就有了这部《青海湖畔》,一人包办了出品人、编剧、演员三个角色。

写这个故事之初,秦怡是被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深深打动。“在青海我了解到一些艰苦状态下工作的气象工作者的事迹,很受感动。当时建造青藏铁路成立了11个专门小组,气象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需要解决冻土难题。在8000米海拔的高原,人烟稀至,别说是室外测量工作,后勤工作也是很难进行的。那里的人每天只能吃罐头,而且是黄瓜,酱菜一些很差的罐头。

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秦怡决定把这些故事用电影记录下来,“电影是最能反映现实的艺术作品,拍电影就是在写历史。”

虽说做了一辈子演员,但秦怡写起剧本来也是游刃有余,三万字的剧本只花了一个半月就写完,几乎是一气呵成,写作时更饱含热泪,“一边写,一边演,把每个人物都演完,剧本就出来了。”

在开拍之初,秦怡其实并未想过担任女主角,是投资方说服了她。

也许在众人眼里,同样有着坎坷人生并对事业付出一辈子热忱的秦怡,正是片中梅欣怡的最佳代言。

在开拍之初,《青海湖畔》就备受关注,一位90多岁高龄的老人不用替身亲自上阵攀登青藏高原,克服恶劣天气条件坚持一个月的实景拍摄,人们心中都捏一把汗。

秦怡也对高原上的恶劣天气记忆犹新,“高原上非常冷,剧组里每个工作人员都穿了2件滑雪外套,底下穿2条裤子,穿上这些之后,人基本上动不开了。气候赶不上是最大的难度,太风和日丽的天气不符合片子里的场面,太过恶劣的灾害性天气人又受不了。”

虽然秦怡是剧组里年纪最大的一个,但她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高原反应,“我其实拍摄过程也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吃力,倒是剧组里几个年轻人,反应比我还厉害。有一回拍爬雪山的戏,我记得没有人拉我,我就上去了,那天连药都没有吃,也没什么不舒服。到了山顶,导演让我喘口气,我说为什么要喘气,原来导演是怕我累着,我就假装喘了喘。”

《青海湖畔》的爱情戏也让观众印象深刻,梅欣怡这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段是与苏联气象学专家米莎的爱情,在苏联留学时相识相爱,并为他改行考入气象学院,结婚前夕因母病危回国,两人后来就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联络。

万念俱灰之下,梅欣怡自告奋勇去青海气象局工作,成为了一名高原气象工作者,在那里她又遇到另一段爱情,来自唐古拉山脉的气象学家金浩,对工作不顾一切的态度感染了她,使她重新燃起对生命的激情。

对于跨越30年的年龄界限扮演这个角色,并要与30多岁新疆歌舞团的男演员在戏中演“情感对手戏”,秦怡演得并没有什么违和感,当时拍摄时也没有怎么化妆,只是戴了一个黑发头套,“连我脸上的皱纹也和人物的差不多。演员演员,就是要演嘛。”

拍这部电影,秦怡希望作品中的正能量能传递给每一个观众,“这部电影里有美丽的风景、有饱满的人物,有情感戏,还有正能量,这样的电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很多人都觉得《青海湖畔》是她的封箱之作,而“活到老,学到老,演到老”的秦怡并不认可,当时她说:“这并不是我的最后一部,我还在酝酿新的剧本。”

秦怡每天都有新的灵感,新的创作热情,而这些灵感和热情都来自于生活,“我平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会觉得是不错的题材,戏从生活中来,好的编剧、好的演员要去生活。”

《青海湖畔》后,秦怡又开始写起了新剧本,后来她曾透露,剧本暂时定名为《小修女》,讲的是姐妹两人被送到修道院的感人故事。

秦怡说过:“我们必须努力、奋发地学习,人生不能止步不前。”她身体力行地做到了这一点,致敬!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陆乙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