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6年勘察、研究、设计和施工-天后宫、慎余里,正被拂去时间的尘埃

晨报记者 詹 皓

为呼应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今古集: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教育活动日前在线上举办。活动以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的天后宫和慎余里保护性修复项目为案例,邀请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和文商旅行业代表及文物保护学者,共同解读和探讨城市有机更新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经纬交织,凝聚全社会文物保护共识。

天后宫如何重现昔日容光

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苏河湾,承载着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印记,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留存,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妈祖庙建筑遗迹天后宫以及民国海派石库门建筑群慎余里,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2016年,天后宫异地保护和慎余里保护性修缮项目启动,经过6年的精心勘察、研究、设计和施工,两处建筑正被拂去时间的尘埃,重现昔日容光。

作为天后宫保护项目设计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追忆了天后宫的历史变革和焕新之路。建于1884年的天后宫是典型的江南殿堂式古建筑,同时也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妈祖庙,它也一度成为中国外交官员进出国门的驿站;在新中国成立后,天后宫还曾改建成道观、医院等。曹永康表示:“无论是在营造技艺还是历史文化上,天后宫都有着独特、重要的研究、保护和利用价值。”

2006年,因城市改造需要,对仅存的天后宫大门、戏台、西看楼实施了落架保护,南部清砖门墙由区文物保护部门编号保存。这次天后宫的异地保护是利用当年落架后保留的各种构件,恢复戏台、门楼、看楼的原状。曹永康教授带领团队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原则,深入研究重点保护部位保护方法,形成修复方案。

天后宫保护项目施工负责人、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副总监黄科也表示,天后宫文物原件的修复难度巨大。比如门楼的砖细墙面有十几种构件,数量超过千件,其中大多残缺不全,修复工作犹如完成一幅高难度的拼图。过去六年间,华润置地、曹永康教授团队与建为历保修缮团队共同对1000多件木构件和1600多件砖石构件进行了逐一修复,并一一复原到了新建成的天后宫建筑上。天后宫戏台螺旋形藻井是建筑中最出彩的部位之一,由700多个构件组成。建为历保的古建筑木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香山匠人”运用丰富经验,结合三维模拟等技术手段,摸清了藻井各部件的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准确还原了藻井的模样。

据悉,原貌修复的天后宫将于年内向公众开放,曹永康为此难掩兴奋之情:“将来游客看到的门楼砖雕、云形砖斗拱、波形木斗拱、水纹短机、木刻夹堂版、浪花藻井木等,都是清代建造时期的原物,通过工匠的精心修复,我们现在可以完整、清晰地看到当年精美的浪花纹饰和图案,它们也都是妈祖文化的图腾。”

为慎余里找回消失的城市空间

建于1932年的慎余里,是上海苏州河北岸保存最完整的海派石库门建筑群之一。近200年来,一代代慎余里的新造、翻新、修复,成为上海从乡土中国到摩登都市的一个缩影。

全程参与了慎余里设计和保护性修复工程的上海都市再生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凌颖松认为,慎余里是苏州河北岸最精致的里弄代表,城市更新中,要让慎余里成为上海石库门历史文化和营造技艺的传承和创新点。因此,团队严选了当年的建筑老材料和传统施工工艺,并在“复原单元”严格重现了慎余里室内外原状风貌。同时,也融入了创新技术,比如,用安装消防水幕的方式,解决了老式里弄布局与消防安全规范冲突的难题,项目还为此研发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负责慎余里项目施工的上海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保护建筑事业部副经理周祺,则透露了慎余里“修旧如旧”背后的细节。慎余里的房屋装饰考究,在过街楼、檐部等立面大量运用直线和块面,带有明显的有机线条装饰纹样。“通过查阅史料,对比当时的建筑材料、工艺,我们总结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构件,确定了里弄宽度、立面门窗式样等多处历史细节。”由于一些传统的施工工艺已经极少使用,团队只能找来“老法师”手把手地传授指导。

“‘保护性修缮’不只是针对建筑,让大家有机会看到技艺的解读,了解到历史的切片,找回正在消失的城市空间,才是其正确的打开方式。”凌颖松如是说。

与会的各路专家还对城市更新中如何保护老城区、老街区的文化内涵,推动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留住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适应未来生活需求,为大众提供更高质量业态,如何技术创新,以支持城市微改造的需要等议题,提出了各自见解。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詹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