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便面招风暑气散

岳强

进入七月以来,数日高温,暑气逼人。自今日10点37分49秒起,时光将进入壬寅未月之节小暑。虽说是小暑,但体感上还是会上蒸下煮酷热难耐,此时,防暑降温的同时还要小心避风祛湿,所谓“夏练三伏”,就是这个时候了。

三伏,是指初、中、末伏,此为一年中暑热最盛时节。2014年7月7日我曾以《小暑逢庚起初伏》为题,在晨报物候日志专栏中撰文介绍过。夏练三伏的目的是借助外界热能,再通过自身运动出汗,将身体内部积郁的湿寒发散,以净化身体,提升抗病能力。但运动出汗之后一定要注意及时擦拭汗水并要避免空调风扇等冷风直吹,在这一时刻,手中一把扇子便是最便利的绿色环保乘凉工具了。在古代诗画里,扇子更是非常常见的象征性、符号化、物象载体。

据不完全统计,仅历代文人以扇子为主题的题赠诗词就有近三千首之多。在传世名画里,更可以看到不同时期扇子的形态变化。本期题图宋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局部中,可以看到洛神宓妃手中所执尘尾扇,沈从文先生著《扇子史话》写道,在这幅宋摹《洛神赋图卷》里,洛神“手中扇式,是齐梁间才出现的事物,和小说中传用云母金箔贴成的五明扇或相通”。并通过对扇式的考据,得出《洛神赋图卷》原画产生不可能早于北朝中期的结论。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此《洛神赋图卷》虽传为东晋顾恺之所作,但从画中衣着服饰,以及尘尾扇等器物形象上分析,应为北宋仿六朝之画风。可见,洛神手中一把尘尾扇,也可成为鉴定古画的参考要素。

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一千年,中国就已有圆扇与芭蕉叶扇的使用。晋崔豹《古今注》载:“舜作五明扇”,其形大致如《洛神赋图卷》中洛神手中的扇式,是由左右侍者手执立于帝王身后,为其障风、蔽日用的长柄大扇,后逐渐演变成仪仗的礼器之一。北宋文人丁谓《咏扇》诗曰:“云母功无比,蒲葵用有馀。九华曹植赋,六角右军书。皎皎蟾轮薄,萧萧雉尾疏。曾窥五明伏,鹤羽映鸾车。”诗中赞咏的扇形仍似《洛神赋图卷》中洛神手中执扇。

传为唐代周窻绘《挥扇仕女图》中,卷首一侍者所挥是长柄大扇,卷尾一仕女手中所执红色团扇,皆为唐宋流行的团扇样式,这是以竹木为框架,素绢两面绷紧,上覆色胶绘画的一种扇型。江苏常州博物馆藏有一件南宋时期由浙江温州所造的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顶盖所绘人物手中执扇近似于现代的折叠扇,这种形式的折扇被称为倭扇,元末明初文人贡性之的诗《倭扇》道:“外番巧艺夺天工,笔底丹青智莫穷。好似越裳供翡翠,也从中国被仁风”。从这些诗文中看,倭扇大约在元明之际开始流行。

无论是团扇还是折扇,之所以能够成为文人们赏玩的雅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在扇面上题咏绘画,成为寄托艺术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传递信息彰显个性的书画艺术形式。北宋文人黄庭坚曾写过一首《题郭熙山水扇》诗:“郭熙虽老眼犹明,便面江山取意成。一段风烟且千里,解如明月逐人行。”诗中的“便面”是扇子的别称,贡性之《倭扇》诗中的“仁风”也是扇子的别称。

扇者“善”也。在扇面上绘画题赠于好友亲朋,是古时端午前后的民俗,也是表达善意善行的风尚。古人认为:“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扇子既可招风消暑,也可逐虫除尘,以手挥动扇子的动作能活动手臂多处肌腱经络,可缓解颈椎、肩周等不适,是对自己身心的善意关爱。在这个暑热到来的日子里,随身带一把折扇,善莫大焉。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