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盲人决定独自下楼丨世界残疾人日

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67岁的盲人许庭华决定下楼一趟。

穿羽绒服,戴围巾手套,找雨具,穿鞋……这些常人顺手完成的举动,许庭华需要摸索着忙上20分钟。然后,他拄着导盲杖,沿着六楼楼梯一级级走下去。老公房没有电梯,走到一楼有近百级楼梯,他必须走得非常小心。

许庭华老伯双目失明,没有老伴,24年来只和独生子同住。孩子前几年上大学住校,现在的工作也需要加班值班。这些时候,他就成了独居老人,生活范围局限在自家的50平米内。苏州河岸线贯通已有两年,距离许庭华家仅400米,老人却不敢奢望独自去散步。

随着年纪增长,他的视力进一步恶化,连仅有的光感也失去了。“去稍远些的地方就要孩子陪同,但他太忙了,我不想麻烦他。”许庭华羡慕能够自主行动的人,认为他们才是自由的。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今年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的变革性解决方案:创新在促进无障碍和公平世界中的作用。”

据统计,视力障碍者在我国有1731万人,按照视力划分为“低视力”和“盲人”两种,其中盲人占500万人以上,且正以每年40万的数量持续增加。

如果社会对残障人士的生活状态多一份理解和支持,积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许庭华们的生活,将会迎来新的盼头。


为了把孩子养大,看不见也得出门

从地铁站通往许庭华家的路上,铺有盲道。记者一边观察从容来往的路人,一边想:“盲道上的盲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来到许庭华家,这位67岁的老伯坐在老式机械台钟前,告诉记者,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他都一个人在家度过。

■许老伯家的老式台钟

当然是寂寞的,但似乎也没有选择。日子像台钟的指针一样,按部就班地向前走,但许庭华记忆中的色彩,还停留在买回台钟的年代。那时他还年富力强,在单位里做财务,结婚十多年终于迎来一子,家里充满了笑声。

然而,正如每个残疾人都经历过出人意料的不幸,1998年,许庭华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爱妻癌症离世,稚子仅23个月。老母亲瘫痪在床,不久也病逝了。

高度近视的许庭华日夜痛哭,诱发青光眼等病症,视力骤降,仅剩光感。更糟的是,摸索着生活的许庭华为了照顾老母和幼儿,无法上班,失去了工作。“单位照顾我,算我提前退休,我就靠单位发的钱养活儿子和自己。”这是许庭华的伤心往事。

儿子小的时候,即便许庭华眼睛看不清,他还是得出门。比如,送孩子上幼儿园,“到了小学,他就自己上下学了。”又比如,出门买菜,看病,或者按照开学要求,给孩子买书包、铅笔、练习本。“我四处问人,哪里有超市,然后把它的位置记住,要买东西的时候就摸过去。我是这个小区的回迁户,原来对周围环境还算熟悉。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周围拆了又建,布局都变了。”

■许老伯住在老小区顶楼

2014年,儿子被苏州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大学住校,不能每周回家。许庭华觉得,家里一下子静得厉害。四年里,他思子心切,又不想惊动孩子,悄悄出了几趟远门。他家离火车站不远,但他舍不得坐动车高铁,“省下钱好给孩子读书。”他想了个办法,带上盲人证,先坐地铁11号线到昆山花桥,转当地公交,再转苏州地铁,到学校门口下车。进了学校,他也不声张,隔一段距离注视着孩子。看到孩子安好,他便转身回家。

孩子大三结束前,许庭华视力突然恶化,连仅有的光感也失去了。孝顺的孩子哭着要退学,被老师劝住,于是请了假带他四处求医。遗憾的是,手术后,许庭华的视力没有恢复。他连摸索着行动的能力,也渐渐失去。

走一百米路,他问了好几个人

父子相依为命,孩子就是许庭华最大的安慰。

为了更多地陪伴父亲,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没有选择保研,又放弃了考取的上海某高校全日制研究生,考上了公务员,同时在复旦攻读非全日制硕士。“爸爸看不见了,我就是他的眼睛。”儿子如是说。

但孩子毕竟要上班,双休日还得上课,不能24小时守在爸爸身边。许庭华的活动范围,自觉固定在自家的50平米内。“一个人出门不安全,万一受伤,就会拖累孩子。”

■许老伯和孩子的合影

唯一能让他主动下楼的,也许就是测核酸。每隔一段时间,他会主动做一次检测。记者登门那天,正巧遇上许庭华准备出门。他用不了手机,凭身份证检测。为了从口袋里的几张证件中找出身份证,他把证件凑在眼前反复看了看,然后很不好意思地开了口:“麻烦你帮我看看,这一张是吗?”

因为开不了窗,许庭华甚至不知道外面究竟多冷,是否下雨。经记者提醒,他换上了羽绒服,为了对齐拉链,他还费了点功夫。

冬天用的手套、围巾、帽子,都被许庭华挂在固定的地方。为了这次出门,他摸索着把它们取下,又摸索着一件件穿戴好。最后,他套上鞋,用盲杖点着地,小心翼翼走下楼梯。

从他家那幢楼到附近绿地的核酸检测点,步行距离不过百米。许庭华走出小区大门,盲杖左触右探,有时碰到沿街停放的车辆,有时点到前面的低地。他不知道下一步要走的是台阶还是斜坡,小心地抬起一只脚,向下伸着试探。

■许老伯(左)做完核酸离开

绿地步道上,一位年纪更大的老人正在打太极,动作流畅利落。许庭华当然看不到,他在注意有没有人从身边擦肩而过。“您好!我要去那个检测点,还要再往前走吗?”这一百米的路,他问了好几个人。

好在检测点的工作人员敏锐,一看到他,立刻上前引路,把他带到检测窗口。许庭华不住道谢。因为生活不易,每得到一点帮助,他都心存感激。

长期不出门,会失去多少生活乐趣

今年,除了做核酸,许庭华基本不怎么下楼。“毕竟年纪大了,怕出事,万一受伤了,孩子还得照顾我,所以尽量不出去了。”许庭华说。

五年前,一个家居改造节目无偿为许庭华老伯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方便了他的居家生活。

■改造后家里多了幅画,上面的贴纸是孩子妈妈留下的

不过,一个人长期不出门,也会失去许多生活乐趣。许庭华有点怀念,早年视力有光感时,常去淮海中路的上海图书馆听讲座、借盲人有声读物,“那里的工作人员都很有爱心。”如今成日待在家里,他只能听听广播解闷。

“我不是先天失明的盲人,没有那种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对于后天失明的人来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摸索。”许庭华总结。

视力尚有光感的那些年,他从“必要的出门”中,积累过一些经验。“坐地铁的体验最好。我去过的每个地铁站都有无障碍电梯,只是有的需要找工作人员开启。地铁工作人员非常周到,会把我搀扶到站台上,等我上车了再离开。”

偶尔坐火车,铁路工作人员也会帮忙。盲人吃力的是乘公交,陌生的站台位置不好找,也吃不准有多少宽度可以站立。即便等在熟悉的站台,也看不见来的是几路,必须找人问,然后跟随同坐一路车的人上车。“还好人家一般都肯告诉我,有的好心人虽然不和我坐同一路车,却陪我等车,扶我上车后才走。”这是陌生人给予的温暖和信心。

■许老伯独自过马路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设施的进步。“现在过马路比以前好点了。重要路口的红绿灯会有提示音,告诉你什么时候能过马路。”

比过马路难度更大的,是过桥。有些桥很长,但没有电梯,引桥也没有人行步道。他只能绕行到桥下,走楼梯来到桥面。“我这还算好,对于坐轮椅的人来说,过桥只能找汽车带了。”

无障碍建设,让残疾人有了出门的盼头

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特地留心过身有残疾导致行动不便的群体。

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采访中,她曾告诉记者,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医院、老年活动中心等等,基本都有无障碍电梯和坡道,这才是方便老人、残疾人的举措,希望有关部门能把缺乏无障碍设施的地方补足,“比如,老旧小区在无障碍建设方面,确实还需完善。”

加装电梯就是老旧小区无障碍建设的重要一步。对于许庭华这样的老人来说,如果不用走楼梯,出门可以省不少事。好在今年,上海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进入“规模化量产”的重要阶段。有关部门透露,2022年全市将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2000台以上。

■许老伯下楼要走六层楼梯

人行天桥上没有电梯,令残疾人、老年人“望桥兴叹”,也属于“急难愁盼”问题。好在,上海道路人行天桥加装电梯工作被列入2022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明确全市需加装电梯天桥共38座。

距离许庭华家不远,苏州河恒丰路桥下,两座全透明玻璃幕墙样式的电梯已经亮相,电梯内不仅增设了视频监控、盲文按钮等,人行梯道也增设了栏杆扶手、电梯位置指示标志等。

如果有机会,许庭华还想让孩子陪着,去苏州河边走走,感受一下无障碍通行。

当营造无障碍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意识,更多的公共空间,正在面向残障人士友好开放。今年国庆前,在孩子陪伴下,许庭华又去了一次图书馆。“是新开的上海图书馆东馆,他们邀请我去体验无障碍阅览室。这里有电脑无障碍盲文书籍有声读物,方便查阅有声读物,比过去更方便,布局更合理,环境更好。”

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庭华们的生活,有望进一步丰富起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何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