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东方》央一热播,总编剧秦溱:如此篇幅写“战上海”,是第一次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自登陆央视一套以来,上海出品的重大革命题材剧《破晓东方》引发了热烈反响。该剧改编自作家刘统的著作《战上海》,讲述了共产党人解放上海后,正式接管上海、安定上海、建设上海的故事。

日前,总编剧秦溱接受采访,分享了该剧创作的幕后故事。谈及这个十易其稿的作品,秦溱表示,关键就是要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核心问题。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他也对故事的发展充满信心,“越往后会越好看”。

十易其稿,三重维度书写“战上海”

“这部戏一共有十稿。”从2019年11月接受命题到2022年12月播出,《破晓东方》的打磨与创作历时三年。这个过程中,总编剧龙平平和秦溱配合默契:前期龙平平以策划为主,秦溱带领编剧团队写了足足六稿;2021年,两人闭关修改,在历史观、党史关方面再度精益求精,默契创作了四稿。

在秦溱看来,龙平平的提纲挈领,让《破晓东方》中的很多情节更有大局观。最终的剧本,也是从中央、华东再到上海三个维度,聚焦上海解放一年间的故事。比如中央层面,观众能看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畅谈渡江战役的情况,感受我党我军的战略思路;而在华东层面,观众能看到陈毅、陈云如何以中央战略为遵循,采取不同战术应对管理难题;具体到上海的故事线,种种布局对上海市井生活的影响也悄然显现。

在秦溱看来,原著《战上海》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最初读完该书就兴奋不已,“无论是从资料基础,还是从史学格局,或是党史的把关上,刘统老师已经有一个很好的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让影视戏剧性的东西和具体的事件结合在一起”。

以最近播出的“丹阳整训”为例,这是1949年5月解放军进入上海前的一次大事件。当时,全国各地抽调了5000余人汇集在丹阳,集中学习接管上海的政策和纪律。“在党的历史上这是没有过的事情,不打仗,先停下来做整训,这才有了解放军进入上海以后集体睡大街的动人故事,甚至后面很多的故事都是从丹阳整训开始的。”

当然,在浩瀚的历史事件中,影视改编也必然要有所取舍。“如果用戏剧的方法把整部书里的事件都写了,可能要有100集”,秦溱说,作为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破晓东方》事实和时间线都遵循历史,不少重点剧情都有明确流程,“比如剧中军管会查封证券所交易大楼,需要先向中央申请,经批准后执行,这是不能虚构的。但面对这个事件,银元投机炒作者如何作乱,如何反应,我们在真实的基础上做了戏剧化处理。”

如今再看这部作品,秦溱也有反复回味的桥段。在他看来,以往影视剧很少会如此大篇幅地讲述解放上海台前幕后的故事,《破晓东方》是第一次把所有的来龙去脉都写透了。他特别期待1949年7月陈云受中央委托,给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五大区发电报,通知召开金融贸易会议的戏份,“这是很大的一个情节,不同层级的视角都有。当时全国经济还没有完全统一,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上海肩负着中央的期待,再加上有台风等等因素,是一次暗流涌动但又包罗万象的呈现。”

近百个角色怎么写?有特点有细节

《破晓东方》中有名有姓的角色近百个,上至观众非常熟悉的领袖人物,下至上海弄堂的普通市民,群像的构建颇为考验编剧的功力。秦溱坦言,创作的原则就是要合理分配,有些真实人物也必须做合并和删减,出场的人物则尽可能要在设计上自带性格特点和细节处理。

比如刘涛饰演的被派到上海辅助陈毅的经济学家“纪南音”,设置这个人物的目的,一方面是有真实人物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让查账、整理数据、工作汇报等看似枯燥的经济工作,在影视化的过程中更具可看性,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

李泽锋饰演陈毅秘书“陆修远”同样是虚构角色,“‘陆修远’是陈毅的另一只手和拐杖,进行情节串联。龙老师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也安排了这样的角色,起到承上启下、上传下达功能。”

秦溱透露,真实人物方面,主创也遵循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态度。龙平平是陈云研究专家,他就特别为人物设计了小道具、小细节,“原来我们剧本里陈云的戏份没那么多,后来梳理了他在中央和上海的财经工作,龙老师还专门给他设计了一些小道具,很出彩。”

而对于挑战出演时任上海市长陈毅的张嘉益,秦溱也透露,在闭关创作剧本阶段,两位总编剧曾专门和张嘉益一起开会商讨角色,“他的特质,给陈毅带来不一样的化学效应,《破晓东方》看得越多,这个结论越明确。”

创作《破晓东方》的数年间,秦溱曾多次撰写编剧阐述。在他眼中,无论剧本怎么改,不变的核心都是讲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战斗在上海,到站立在上海,梳理我们的党解放上海一年间的历史脉络,我们感受到的还是中国共产党最朴素也最真诚的愿望——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曾索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