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马上评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麻辣鲜师”带小队咸鱼翻身,仿佛看了篇爽文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男乒屡败欧洲劲敌瑞典男团,连续三届世乒赛与男团冠军无缘,跌入谷底。以蔡振华为首的新教练班子临危受命,对中国男乒展开全方位改造,最终,他带领马文革、王涛、丁松、刘国梁、孔令辉“五虎将”,成功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夺冠。

这段真实的历史,很多老乒乓迷很熟悉,也有很多普通观众并不了解,如何更好地将这一场精彩的翻身仗搬上大银幕,是导演邓超和俞白眉面对的难题。

看完比其他春节档新片晚了两天上映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大家可以说是松了口气,这次两人完成得不错。

首先要来说说,比较小众的体育题材电影一直面临的难题,它到底是拍给谁看的?

如果是对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乒乓史很熟悉的观众,那么可以一看,影片中几位主角运动员原型都已经退役,大银幕则一定程度上重现了当年他们的矫健身姿和风采。

如果是对体育题材感兴趣的观众也可以尝试,帮你科普那段乒乓史,中国乒乓队队员“绝地反击”,几场比赛看得让人热血沸腾;

如果想要怀旧一下的观众,同样可以看这部电影,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熟悉的胡同、大院和老房子,年代气息浓厚的布景道具,让人仿佛回到了那段岁月,因此家里有老人也很适合带他们来观看。

同时,这也是部可以带孩子来进行成长教育的影片,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如何面对失败、如何获得成功的问题。

本片故事契合真实历史,而换一个视角看,这其实是一篇超级爽文:一个海归精英教练放弃优渥生活回国挽救男乒低谷,召集五个“残兵败将”重组国家队,顺便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几经周折最后力挽狂澜在家门口带领男乒重返巅峰的故事。

邓超饰演的男乒主帅,从抹着发油的发型到经常西装笔挺的穿着,从里到外都和当时的传统教练不一样,让人想起以前流行的经典人设“麻辣鲜师”。

而他的队员们,则是爽文里的经典小队组合,性格各异,有沉稳老大哥,有活泼“气氛组”,有沉默寡言眼镜小哥,一起训练和生活时化学反应十足。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可能是,这些演员们到底打乒乓球打得如何,电影里的比赛看起来真实吗?

从成片来看,由于演员们都提前进行了几个月的训练,完成一些技术动作问题不大,再加上特效处理,因此在大部分普通观众眼里,这几场乒乓球赛的重头戏是合格的,经过蒙太奇、快剪等不同的剪辑手段,将一场场热血沸腾的比赛重现在大银幕上,当然如果减少一些关键场次关键球的慢动作剪辑,观影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核心,其实讲的并非如何面对成功,而是如何去面对失败的故事。

影片花了大篇幅去展现中国男乒成员们失败的多场比赛,描摹了他们失败后的沮丧和放弃:到影片中段,在全新训练手段下磨砺的球员们,仍然在比赛中不敌国外强敌,于是赛后他们回到了各自省队,邓超也卸任了主教练。

但后来,他们因为热爱,因为还有目标没有实现,还是回来了,最终完成了“绝地反击”。

影片最后有一段台词:“中国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当瑞典人在滑雪的时候,我们在努力,当美国人在度假的时候,我们在努力……我们都会死的,但现在做的事都会被记得,别管输赢,去享受。”

这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褒奖,也是提醒大家如何去面对失败和成功。

演员的表演上,邓超开头颇有点耍帅意味,不过好在后来渐入佳境,和孙俪真夫妻搭档果然也是默契十足,片中夫妻家庭地位的调侃联系现实,让人会心一笑。

其他几位年轻演员的表现也都不错,有些小遗憾是在于剧本原因导致展现队员具体性格人设的戏份不多,缺少能够立住人物的细节,群像塑造并没有特别成功,有些“脸盲症”的观众可能到最后都会分不太清几个年轻运动员。

总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这篇“爽文”,看得很燃很热血,这也就值回票价了。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陆乙尔